抗战时期,一些人为了私利,卖国求荣,在侵华日军的诱迫和扶植下,先后在东北、华北、南京、华中、内蒙等地建立起汉奸伪政权,充当日本欺辱中国人民的帮凶。包含唐山在内的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便是其中之一。 唐山市档案馆珍藏有此政权成立时发布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唐山办事处组织条例》,让我们打开这份案卷,揭开这段屈辱的历史。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后,立即把矛头指向华北。当年华北包括冀、察、绥、晋、鲁五省和平津两市地区,在我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物产资源和广阔市场,早已为日寇所垂涎。 年初,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对华北的侵略战争,而国民党政府竟放弃抵抗,并于5月31日与日本关东军签订停战协定,即《塘沽协定》。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策略发生了明显变化,签订《塘沽协定》前,日本对东北、热河等地的侵略都是武装军事占领,签订后则变成了以“政治谋略”为主,即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借以分裂中国,侵吞华北。冀东伪政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塘沽协定》划界示意图正式成立 年11月25日,河北省蓟密区兼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汉奸殷汝耕在日军唆使下,在通县宣布独立,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为军政最高负责机关,实行会议制。12月25日,根据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的意旨,殷汝耕发表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改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言》和《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组织大纲》,正式宣布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改组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通州为伪政府所在地。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大门管辖地区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管辖区域为通州、滦县、临榆、遵化、丰润、昌黎、抚宁、迁安、密云、蓟县、玉田、乐亭、卢龙、宝坻、宁河、昌平、香河、三河、顺义、怀柔、平谷、兴隆22县和察哈尔的延庆、龙门、赤城3县,此外还包括唐山市、塘沽、大沽、秦皇岛港等地。 “所作所为”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就是所谓“自治运动”的产物。这个伪政权由日本特务机关一手策划建立,它打着“防共自治”和“中日亲善”的旗号,干着出卖国家利益和反共反人民的勾当。在伪政权的各级政府机构中,均由日本顾问主宰一切,冀东各县交通要道和重要城镇驻守日军服务于日本侵华总战略的需要,大量掠夺冀东地区的物质财产。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掠夺长芦盐上亿吨、开滦煤万吨、粮食亿斤等,致使冀东地区的宝贵资源大量流失,冀东人民祖祖辈辈积累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伪冀东银行伍圆券珍品档案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案卷《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唐山办事处组织条例》于民国廿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年12月23日)公布。唐山办事处作为冀东伪政府的御用派出机构,其走狗嘴脸昭然若揭。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文件《条例》第2、3条中规定:唐山办事处设处长一人,由委员会任命之;设秘书一人,助理秘书一人,科长二人,均由处长荐请。 《条例》第4条中规定唐山办事处处理事务要项如下:①地方涉外事项;②会同唐山分金库收支保管库款事项;③地方金融之调整事项;④劳资纠纷之处理及平时之调查报告事项;⑤关于保安事宜之联络事项;⑥各县各请求协助事项。 《条例》第5条中规定唐山办事处下辖滦县、丰润、昌黎、乐亭、抚宁、临榆、卢龙、迁安、遵化、玉田、宁河等11县。 《条例》的详尽规定,充分显示了伪政府为日本服务的丑恶之态。由《条例》第4、5条就可看出,唐山以及所辖11县的政治、经济、财政金融等重要命脉都要听命于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也就是其背后势力——日本帝国主义。唐山办事处的设立,仅仅是日本帝国主义用于战争侵略的一个傀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