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萧山区北干街道丰润家园小区外的街道临时防疫指挥部,都是一副人进人出、电话不断的情景。 从1月29日晚,也就是腊月二十七日晚开始,丰润家园采取封闭管理措施,街道紧急设置防疫指挥部,一周多时间过去了,24小时亮着灯的指挥部,很多人没有回过家。 中午到了一批盒饭,可很少有人能马上吃饭。打电话的,开会的,外出巡查的,在电脑前忙碌的……盒饭放在那里,谁有时间了自取。饭凉了也匆匆扒下,还有一盒盒泡面救急,“偶尔吃泡面挺好的,各种口味都有,还能配个咸鸭蛋。”一位工作人员笑道。 人人各尽其职,忙而有序。要找个人采访也不容易,大家一致推荐采访三位“尖刀连连长”。 应急、熬夜,习以为常 眼圈泛红、面容憔悴的北干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沈琦敏,已经13天没回过家了。 “我将我这支队伍称为‘前期处置组’”,沈琦敏说,一旦有小区或楼幢因出现病例或密接要封闭,他必须是最先到场的人之一。在丰润家园小区,小区周围及内部实施硬隔离,布设楼道监控,人员设岗,是从1月29日傍晚接到通知后,他带队连夜完成的。前期工作完成后,还有后续的人手调配、社区转运、装备物资保障等等任务。 其实在1月29日前,他已连续4天没回过家,不是在隔离点的现场,就是在街道工作。有次凌晨接到紧急任务,5点半赶到流调点,做好防护后逐户“扫楼”,8点前完成第一轮,就是为了赶在上班族出门前完成通知与信息采集。 跟沈琦敏共事的人都说,“熬夜,谁也熬不过他!”这些天他有两个通宵未睡,其余少则睡两三小时,通常只睡四五个小时,“已经习惯了,这是由我的岗位性质决定的,应急的事、熬夜的事比较多。”他轻描淡写道。 底下队员的工作强度,他提到时也动容了。比如快要退休的老队员沈见标,疫情后一直在最危险的核心区块工作,包括最早进入污染区进行消杀,负责物资运送、垃圾清理、人员转运等。“高强度工作,有时防护服里只穿着内衣内裤,因为工作两三小时衣服就会湿透。” 刚开始,因临近过年,丰润家园里的巡防人手不够,沈琦敏组织发动多方力量,一大批志愿者热心加入进来,其中就有以他为榜样的堂弟。这些天来,他们和他一样坚守前线,没有回过家。 从早到晚的繁忙工作中,沈琦敏最放松的一刻,是接通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时。小儿子才1岁半,在视频里稚嫩地叫着他“爸爸”,这时他的脸上便会绽开笑容。 11杯奶茶让队员们的心暖了 “刚刚刮了个痧,好了点!”萧山区综合执法局北干中队队长赵利培说。来丰润家园小区的第一个晚上只睡了2个小时,第二晚4个小时,“一口仙气吊着,感觉不到疲劳了。”同时每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