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开平区栗园镇总体规划(-)批后公布公告》。 据悉,未来栗园镇域内滨河大道与唐津高速公路相交处将设立高速口,将环湖一号路向南延伸,与滨河大道相接,从而连接至唐津高速公路,提高栗园镇与外界的交通便捷性。镇域南部将修建中心城区二环路,为唐山市新外环路系统的一部分,这将加强栗园镇与中心城区、丰润区的交通联系。 《开平区栗园镇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及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年,其中:近期:年-年;远期:年-年。 三、城镇性质 唐山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服务于中心城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和湿地旅游为主的近郊型城镇。 四、城镇职能 镇区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集居住、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工业生产等功能于一体,镇区建设按照镇区规划执行;中心村在经济流向、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历史沿承、服务范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范围内体现较强的辐射力;基层村具有一定的服务设施,能满足本村的基本需求。 五、城镇规模 近期(年):城镇人口1.9万人,镇域人口4.2万人; 远期(年):城镇人口2.7万人,镇域人口4.8万人,城镇化率56.25%。 六、建设用地规模 到规划期末,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村庄总建设用地.36公顷;镇区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镇区总建设用地.62公顷;镇域内独立工矿用地.61公顷。 七、规划范围 栗园镇镇域范围,包括19个行政村和荆各庄矿及生活区、陡河热电厂及生活区。镇域总面积28.1平方公里,总人口人。 八、镇村体系规划 栗园镇镇村体系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设置,其中: 第一级:镇区,人口规模为2.7万人; 第二级:2个中心村(新五庄村、刘代庄村),人口规模1.05万人; 第三级:5个基层村(双庙村、曹沈庄村、栗园村、刘庄村、茅草营村),人口规模为1.07万人。 九、镇域空间结构 镇村建设区:镇区、村庄集中生产生活区。 独立工矿区:陡河热电厂和荆各庄矿工业广场。 生态恢复区:采煤塌陷区重度影响区规划为生态恢复区,区内不得进行建设,塌陷深度较小的区域可辟为林地及耕地,塌陷深度较大区可建设湿地公园,水面部分可用于渔业养殖和作为景观水面。 农业生产区:依托现有耕地大力发展农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产区。 十、交通功能定位 1、规划在镇域内滨河大道与唐津高速公路相交处设立高速口,将环湖一号路向南延伸,与滨河大道相接,从而连接至唐津高速公路,提高栗园镇与外界的交通便捷性。2、镇域南部将修建中心城区二环路,为唐山市新外环路系统的一部分,这将加强栗园镇与中心城区、丰润区的交通联系。3、保留和整修现状马陡路,加强栗园镇与开平城区的交通联系。4、继续完善各村庄与镇区、村庄与村庄之间的道路网,实现村村通公路的格局。5、在完善镇域道路系统的基础上,适当增设镇区与外界联系的公交线路。 镇区规划道路分三级,主干路红线控制为36米和30米,干路红线控制为24米和20米,支路红线控制为16米和15米。镇区内规划社会停车场3处。 十一、防洪规划 陡河自栗园镇镇域南部穿过,防洪标准按照年一遇设防。 十二、消防规划 规划在镇区中东部设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一处,负责镇域的消防任务,并与唐山市消防指挥中心联网。 镇域中心村要成立消防点,建立各种消防设施,贯彻落实消防管理条例。 十三、抗震防灾规划 成立专门机构和指挥系统,建立指挥中心和速报系统,建立观测点并与大区域联网。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栗园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0.40s,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栗园镇新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应按相应标准设计施工。主要建筑物和镇区基础设施工程都要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和安全性评估工作。 对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通信、煤气、热力等)设施按地震烈度9度进行抗震设防,对医疗卫生设施和次生灾害源(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源、疫苗等)加强管理,排除隐患。 十四、镇域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规划 对受采煤影响而形成的塌陷区土地,规划通过农业工程、湿地工程等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 由于荆各庄矿将于年底关闭,待荆各庄矿关闭后,荆各庄矿工业广场以工业博物馆模式为主导,改造现状矿区内的铁路、烟囱、水塔、料仓、矿井、办公楼等工业设施成为游客参观、游览、娱乐的载体和场所,建设工业文化遗址公园,展示栗园镇的工业文化。 在进行项目选址建设前,必须补充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并具有相应资质部门出具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以此确定该地区的其他适宜建设项目。 十五、近期建设重点 (一)教育机构用地 近期新建小学一处,占地面积2.03公顷。 (二)商业金融用地 沿街商业建筑的建设,以二、三层建筑为主,统一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三)居住区用地 结合平改工作进行居住区的建设,完善已建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近期城镇内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不高于1.8。 (四)工业用地 为了解决镇域村民的就业,近期应重点加强镇政府南侧工业用地和北湖工业用地的建设。 (五)镇区道路用地 改善现状道路状况,提高路面质量,结合近期的开发建设进行镇区内的道路建设。 (六)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近期公用工程设施主要是给水厂、污水处理厂、电信所、邮政所和消防站的建设,总占地面积6.35公顷。 对新建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各类公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与中心城区相协调。近期安排污水处理设施,分阶段进行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供热管网、供电线路等管网线路的敷设,做好镇区居民的设施配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