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诗人聂鲁达在《疑问集》里写道:

“十一月究竟年纪多大,

秋天不断支付那么多的黄钱要买什么,?

伏特加和闪电调成的鸡尾酒如何称呼?”

我此刻都能给他答案,秋天的黄钱用来买遗忘,那杯鸡尾酒叫江湖。疑问集本身像一座叫敦煌的城市。我有好多疑问,在敦煌,却不想得到结果,或许很多年有人看到这篇文章,也能给我一个浪漫的答案。

这敦煌的第一章,提笔尽是无边幻梦,如若你浅薄,敦煌不必去;那沙漠风鸣,马蹄音律,酒酿馨香,长袖善舞,歌喉婉转,你亦不会联想到。

沙漠本无风华,奈何行人多情,黄沙明明冰冷,可诗人偏说落日浑圆,鱼鹰尺素;酒酿明明凄苦,于剑客来看,酒暖人心,凡人不懂;胡姬明明薄凉,也能红袖添香,闲话家常。当你看到今日的敦煌可否会想起千年前的诗书酒画,快意豪情。

三毛在《敦煌记》里写道:

“风,在这个无声的城市里流浪,也是如此的荒凉,我好似正被刀片轻轻割着,一刀一刀带些微疼地划过心头,我知道这开始了另一种爱情,对于大西北的土地。”

作为一个根正红苗的西北人,我只认可一半,风在这个无声的城市里流浪,人们有的不止是爱情,恰恰因为荒原,繁花盛放才更可爱。

江浙有江浙的细腻,西南有西南的质朴,东北有东北的粗狂,可西北啊,是与生俱来的共情。一望无际的荒漠,散落着大片荒芜的花朵;黄沙飞雪,若能坐在酒肆里,小酌一杯葡萄酒,发发呆也是好的;

走在沙洲夜市的风里,心里真的乐开了花,这会不会是李白流浪过的地方,坐在古城异域的酒肆里,眼前恍然若见扭动腰肢的胡姬,仿佛我是那个剑客,多好,终于能够在想象里,完成一场幻想已久的浪迹天涯。敦煌就是这样,让你有代入感,是刀客和诗仙,是佛陀和匠人,你希望自己会吹篦里还是胡笳,你希望做欧阳锋还是洪七公。

在敦煌,没有代入感,一定是很遗憾的事情,这座被沙漠包围的古城,你尽可想象你的角色,要大胆和放肆。关于敦煌的一切,我攒足了啰嗦和天真,仰望佛窟,纯粹安然。灵魂躲在稚子的眼里,像看一场久违的修行,那个年代,好似不求荣华显贵,一处石窟,就够奉献一生。

还原幻想,从踏入城门开始,一日沙山清泉,一日旧城寻寂,一日夜市沙洲,莫高留在最后,我有多少时间就能呆多久。你能想象晚上躺在后山的大漠星空下,独享空无一人的石窟,伴着飞沙的低吟,虫鸣的节奏,月亮从眼前移到眼角,绿洲上的萤火,夜阑私语的壁画,神明在四方,我在四方,无与伦比回荡着大地之音。

PART1

响沙清泉,梁魇话本

40公里连绵如画,聚沙成山,高海拔声动如弦,晴日延鸣,这是鸣沙山的来历,这里的沙砾会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敦煌县志》中称其“沙岭晴鸣”,我更远愿意称它是行走的音乐剧场。山沙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入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颇为壮观。

被沙山包围的月牙泉自汉朝起就是敦煌的八景之一,古称“沙井”,水质甘冽,清澈如镜。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有传说因为地势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不会被沙子埋没,在敦煌当地流传着一首诗歌,是说“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这评价,是当地人对其千百年连续不断滋养的惠谢。

从空中来看,白色的沙砾包围着青冽的泉水,我像误入大漠里的过客,露出久见绿洲的欣喜,眺望能解决一切想象。

我还能为这片飞沙碧泉写一千个故事,浪漫从清晨开始,沙子的温度代表沙山的心跳,温度越高,心跳越急促,下午的阳光炙热又柔和,就尽情的让脚趾埋陷在沙子里,让脚印留在沙山上,越过沙丘,越过烫人的暗恋,这独有的表白方式,是鸣沙山的标签。

PART2

古城新梦,旧日幻影

空无一人的敦煌古城被我截获,每走一步,荒凉就在心尖上跳一下;敦煌古城又名“仿宋沙洲城”。是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照沙州古城,参考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建造而成的影视拍摄基地。

城内融千年西域民俗场景,由北宋时期的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每条街道的建筑风格都代表一个地区,散落其中的街楼、佛庙、当铺、货栈、丝绸店、酒肆、饭馆、住宅皆代表着不同的地域,走在其中便可寻找地域穿梭的感觉。

自从不同的异域风情误打误撞的出现眼前,幻觉就没有停止过。

是波斯商人的布匹店,还是胡人酒馆的舞场;色彩艳丽的门饰窗帷,黄土垒砌的幽深曲巷,彩色组合的玻璃门框,陶制修饰的浓墨花瓶,榻榻米的华丽酒桌,就差一声吆喝,就差打铁声,恍然回到千年敦煌,赶一波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

PART3

石窟画师,机缘相往

佛家讲机缘,莫高窟的形成就是一个典型,传说和尚乐尊行至此处,见前方金光万丈,如现万佛,便决定在此地修行,他在断崖上开凿了一个洞窟,在里面进行苦修。

后来陆陆续续有禅师在附近开凿洞窟进行修行,因为地处沙漠高处所以叫“漠高窟”,后来渐渐演变为“莫高窟”。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佛窟的开凿也不单单只局限于当时的国王,一些统治敦煌的达官贵人也开始积极的开凿洞窟,为自己为家人祈求安康。除了绘有大量的佛像图,还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飞天仙子。

余秋雨曾在散文《莫高窟》中这样写道: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

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从质朴奔放的北周、秀骨清像的魏晋,从容华丽的盛唐,到端庄写实的宋辽、彪悍丰润的蒙元,莫高窟积累了一千多年的尘埃,也承载着一千多年的份量。(建议先在莫高窟的数字中心观看完电影,再跟随工作人员一起进入到景区,观看的过程会对洞窟大概有个了解,可以将自己想看的石窟记下来,以便能细细领略)。

站在石窟前,我像一个虔诚的朗读者,一遍又一遍讲给自己,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今日的规模。

因历经朝代众多,所以佛窟的绘画或者雕刻形式多样,其中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这些具体的数字和内容萦绕着脑海,引来一波又一波的震撼,震撼化成双手合十的虔诚,于那睡佛,于那菩萨,于西方极乐,一一叩首。

我偏爱下午场参观洞窟,夕阳西下的时候,万道霞光缓缓倾泻到崖面,整个石窟仿佛披上金色的外衣。散场之后,漫步在宕泉河东岸的塔林,看日落前的最后一丝光照在三危山顶。日出云落,星移迁徙,久久回味中方能体会前人在三危山开窟凿洞,历经沧桑的虔诚。

如今的莫高窟,你也可以选择在里面留宿一晚,这是石窟对新一代年轻人的馈赠,傍晚向晚,人潮渐散,留下你和寂静,石窟和沙山,月亮慵懒得躺在天边,星星眨眼,微风如许,此刻再去看窟,思考会不会更多一点。

告别敦煌的那一晚,我去了沙洲夜市,喝了一杯2块8毛的杏皮水,意犹未尽却不想故地重游,这场敦煌之旅,我太入戏了,不想二次感慨。在电影《东邪西毒》里我最喜欢洪七公,恣意又纯粹,他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

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可能翻过山后面,就会发现没什么特别。

尽管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我却觉得很重要。”

然后他义无反顾的翻过那座山,勇敢执拗且头也不回。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人生就是这样吧,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我却觉得意义非凡,比如写下这篇敦煌,以此致敬想象,因为它比我更酷。

文字:童安

图片:童安

原创随笔

散文

小说

诗歌

信件

摄影

短句

评论

约稿合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