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两个人,因为因缘际会而相逢相遇相识相知,惺惺相惜,终生难忘,那是怎样一种难得的造化之缘,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李叔同,就有这样的造化,凡是跟他在一起的人,都有这样的缘分,真的前世有佛缘?跟这样慧根不浅的在一起,是天大的福分。丰子恺,就有这样的福分。 丰子恺,年11月9日(天蝎座)生,上有六个姐姐,他是父母唯一的小儿子,视若宝玉,起名丰润,小名慈玉,一个生在蜜糖里的孩子。丰子恺长得很萌,乖巧懂事,从小讨人喜欢。读小学的时候,国文老师觉得丰润的名字笔画太多,就帮他改名叫丰仁,读音相似,笔画少,寓意又好。年,丰子恺进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读书。因为读书好,善于作文,老师都喜欢他,有个国文老师还为他改名丰子恺,他也乐于接受。 第二年,李叔同开始教他们班图画。丰子恺从小喜欢画画,因此学得格外认真,兴趣十足。他后来回忆说:李叔同教图画,跟其他人不一样,他在课堂上放了木炭石膏模型,一边讲解一边教学生画,并且在黑板上给学生示范。有的学生就按李叔同黑板上画的进行模仿。但丰子恺不一样,他想原来那些样本,都是看石膏模型画出来的啊,怪不得那样生动。他就仔细观察琢磨模型,不同角度、光线,明白原来画画不是那么死板的依样画葫芦啊,于是进步神速。有一天,丰子恺有事到老师房间去,完事后正准备走,李叔同突然叫住了他,对他说:你画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杭州两地教书,没有见到过像你这样有悟性的学生,好好学,以后有问题尽管来问我……当晚,丰子恺激动不已,兴奋难眠,从此真正喜欢上了画画这门艺术,也喜欢上了他这位儒雅温厚的李先生。 后来,丰子恺还跟随李叔同学过书法,李叔同把他自己从小学书的心得体会经验技巧,一点一滴地灌输给他。丰子恺毕业以后,坚持画画,以漫画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勤耕不辍。他还善于写作,著述颇丰。他一直都坚持从事教育工作,矢志不移。他的书法、画画、诗文,处处都有李叔同影响的痕迹。比如,李叔同乃至后来的弘一法师,喜欢以书画怡情、养性,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思所想和情趣,倾注于笔端,踏雪留痕,一步一个脚印,洋洋大观,成绩裴然。而且,跟李叔同弘一一样,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书赠与人,广泛播撒善种,用弘一法师的话说就是:乐善好施,广结善缘。 年,弘一法师到上海故地重游,就住在丰子恺家里,一月有余,朝夕相处,关怀备至,春风拂煦,师恩荡漾。年11月,丰子恺就正式拜弘一为师,皈依佛教,成为居家弟子。他后来的居处,也称为“缘缘堂”,寄寓了这样一种佛缘。弘一法师很少收徒,丰子恺是非常幸运的一个。 丰子恺一直与书画相伴一生,不能不说深受李叔同的影响吧。丰子恺成为独具一格的漫画大家,他的画,源自生活,描绘生活,包罗万有,无所不包,思之所及,情之所至,流淌于笔端,书画一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之情,热情洋溢。他的画,看似“小儿科”、“儿童画”,没有通常书画大家天马行空、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大作”,但是毕生只做这样一件事,只画这种饱含人文情怀的“儿童画”,何尝不难能可贵,何尝不是一种奇迹,何尝没有大家风范。 说到丰子恺与弘一法师的缘分,不得不提他们合作《浮生画集》之缘。为了给弘一法师庆祝五十大寿,丰子恺打算画一套倡导戒杀生的护生画,结集出版,以为纪念。这件事被弘一知道后,法师大喜,当即决定一起合作完成。出家以后很少再进行诗书创作的弘一法师,决定以丰子恺作画、他亲自配诗文的方式出画集。最后,凝聚了两人共同心血的第一套《护生画集》正式出版,共收了50幅丰子恺的画,由弘一法师逐一配了诗文。 弘一法师六十大寿前,丰子恺又准备了60幅画,寄给弘一法师,请他题字出版,即《护生画续集》。弘一法师写信给丰子恺,信中说:朽人世寿六十,承绘画集,至用感谢。但人命无常,世寿有限。朽人或不久谢世,亦未可知。仍望将来继续绘此画集(每十年绘辑一编,至朽人百龄为止),至第六编为止。朽人若在世,可云祝寿纪念。若去世可云冥寿纪念(此名随俗称之甚未典雅)。弘一法师希望继续这项计划。 年,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牢记着法师的心愿。每到十年,他就相应地画70、80、90、幅画结集出版。年完成了70幅《护生画集》第三集出版。解放以后,丰子恺继续努力,分别完成字画各80幅,题字为上海朱幼兰居士,年由新加坡弘一法师的弟子广恰法师出版第四集。年,丰子恺提早完成90幅面,由北京虞愚居士题字,还是由广恰法师集资出版了第五集。最后第六集,弘一法师的百岁冥寿,应该在年,但是丰子恺预感到时不我待,提早预作了幅护生画,朱幼兰居士冒险承担了幅题字。年丰子恺去世。最后第六集画集仍由新加坡广恰法师集资出版。 弘一法师跟丰子恺50年前的约定,丰子恺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念念在玆,在有生之年,历尽艰辛,终于还是达到了目标,功德圆满,可歌可泣,感天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