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珊瑚丛生、候鸟成群、有多种鱼类生活的海岛足以让人心动得流连忘返,东沙岛(目前由中国台湾省管辖)就是这样一个岛屿。年,一个名叫西泽吉次的日本人也看上了,他三番两次登上岛屿。年西泽吉次一登上岛屿,便马不停蹄往返东沙岛,运走大量鸟粪到中国台湾贩卖。果然,鸟粪大卖,他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年和年他又先后两次前来窃取鸟粪。淳朴的渔民起初对这个想尽办法来拾鸟粪的日本人并没有很在意。直到年夏天,西泽吉次带着多人,乘坐“四国丸”号再次登上东沙岛,这次他们撕下了“窃取”的面具,像强盗一样暴力驱赶岛上的渔民、毁坏他们的船只,拆毁海神庙和祠堂,更丧尽天良的是,他们竟然将数百座渔民祖坟掘开,将遗骸焚烧后直接扔进大海。之后他们便在岛上建了码头、铁路和工厂,西泽吉次竟然堂而皇之地称这里是块“无主荒地”,插上日本国旗将其改名为“西泽岛”。这一年,日本军舰开进了东沙岛海域,他们要为西泽吉次的无耻行为护航。 日本人强行霸占东沙岛,甚至集结了百余人将岛上渔民赶走,公然挂起了日本国旗。不仅沿海渔民群起反抗,沿海发起“夺回东沙岛主权”的民意活动。他们的无耻行为也同样惹怒了清政府,清政府派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的出现将彻底击碎日本人的美梦,他就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人骏。 张人骏,字健庵、千里,号安圃。出生在河北丰润县大齐坨村张姓名门望族。其堂叔张佩纶进士出身,曾任都察院右副都使、福州船政大臣;其长子张允言进士出身,曾任大清银行首任行长;其侄女张爱玲为著名作家;堂孙张恭庆为当代世界著名数学家。细看他的仕途履历,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是“人中骏马,驰骋千里”。19岁考取同治甲子科举人,22岁中同治戊辰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有历史文献这样评价他:“为人凝重,操履端洁,察史颇严。官科道时,正值堂叔张佩纶因马尾海战失败被贬,人骏谨言慎行,缄默言事,因而名不得彰。”意思是因他为官谨慎,即便是自己的亲戚出事他也没有受到影响,这在那个“一人犯法一家遭殃”的年代确实不易,正是这种态度让他在仕途路上走得步步稳妥。 光绪中叶,张人骏由京官外放,他的才能真正得到释放,先后任山东巡抚、河南巡抚、广东巡抚,年又成为两广总督(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张人骏的最高成就是之后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子,两江(管理江苏、安徽和江西省)是清朝财赋重地,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这些历史名人都曾当过两江总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张人骏听闻西泽吉次的恶行后,勃然大怒,立即找到日本驻广州领事赖川理论,强调东沙岛是中国的领土,西泽吉次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但赖川依旧保持着他特有的无赖劲儿,反问:“你说是你们的领土,怎么证明呢?” 其实这也是摆在张人骏面前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虽然一些有资质的航海家还有沿海居民都知道东沙岛属于广东管辖,这些年也一直是这样的,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证据,当时清朝外交部门曾经提供了一个东沙岛的经纬度,但是按照这个经纬度来算,那里并没有任何岛屿。赖川也是发现这一漏洞后才更加肆无忌惮。擅长外交的张人骏明白,这场仗不能进行口舌之辩,只能靠证据取胜。他当即进行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在清朝外交部支持下,年春,南洋海军副将吴敬荣率“飞鹰舰”远航东沙调查证据,另一方面他靠自己的关系找来相关资料,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没过多久,张人骏再次与赖川见面。这次他提供了三个强有力的证据:1、你们说从未强占东沙岛,但吴敬荣拍摄的照片显示,东沙岛已经被日本人强占;2、岛上曾经有渔民建的庙宇,西泽吉次竟然将这些庙宇尽数拆毁,想毁灭证据,但庙宇地基还在,你们也狡辩不了。渔民还说庙后有三株椰子树,也都是他们亲自栽种;3、你们说没有旧的文献证明这里属于中国领土,我查阅王之春著的《国朝柔远记》,还有英国海军海图官局编《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以及中国和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都明确记载东沙群岛属广东省管辖,并非什么“无主荒地”。 东沙岛的问题解决了,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大家还形成了共识:周边还有类似的岛屿,应该尽快宣告主权,避免重蹈覆辙。率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当时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提议得到张人骏的支持,所以在东沙岛问题达成协议时,年5月19日,水师提督李准便和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等,率兵人开始了对西沙群岛的巡视。随行的人中有商人、测绘员、化验员还有工程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组成这支考察队,他们要根据巡视情况绘制出一张完整的西沙群岛地图。细心的他们还带上了大米、猪牛羊以及各类粮食种子,要把这些播撒在西沙群岛上。 从那以后,西沙群岛的各岛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绝大多数是以军舰名称或随行诸人的籍贯命名的,其中一个岛屿采用了张人骏家乡地名,被命名为丰润岛(年民国内政部审定地名时,将丰润岛改为和五岛,现为东岛),在南沙诸岛中还有一个滩涂叫“人骏滩”,为纪念张人骏的历史功绩而命名。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