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丰润赫哲达勒花醉美郊区 郊区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发展 出版日期:-06-版●三江风光记者--佳木斯日报 特约通讯员于乐近年来,郊区以惠及民生福祉为根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精神为统领,依托区域旅游资源,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现已成功打造了以赫哲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品牌,建设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大来岗景区、杜鹃山风景区、国家SSS级滑雪场卧佛山滑雪场;培育了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赫哲新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莲江口晓丽葡萄采摘园。年,郊区仍将牢牢把握国家和省、市旅游总体规划,坚持“上风上水上郊区,乡村旅游一路向西”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域内旅游资源优势,以松花江水域沿线为“主脉”、以达勒花海农业观光带为“经络”、以赫哲特色文化腹地为“中心”、以冰雪文化为“辐射”,念好山水经、冰雪经,奋力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发展。 依松花江——牢牢把握“绿水青山”旅游资源 旅游讲究的是有山有水有风光。佳木斯市郊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完达山老爷岭北麓,横卧松江下游两岸,坐拥青山绿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全域旅游有资本、有优势。 松花江流经郊区7个乡镇,最美江段敖其湾就坐落在郊区。敖其湾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松花江水流经敖其山体形成巨大的江湾,江湾处,江水迂回兜转、浪涛拍岸。此处堤岸却并非寻常高低,而是高高耸起的石崖,江水沿崖底流过,似流入山体,润泽肥沃的黑土地。远观江面,只见彼岸,不见此岸,甚为广阔。 沿线还有全市海拔最高峰米的猴石山、大美湿地及森林景观。猴石山因峰顶形似猴头,仰望苍天,故称猴石山。登上猴石山,可俯瞰松花江蜿蜒东去,并将佳木斯市区尽收眼底;游人可赏月、望星、观日出,欣赏壮观的风车景观。 松花江下游北岸,还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佳木斯沿江自然保护区,距市中心35公里,交通便利,是难得的离城市较近、保存完整的一块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国家级珍稀濒危动物35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的有5种,如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30种,如大天鹅、白枕鹤、鸳鸯、黑熊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种,野大豆、莲及乌苏里虎尾藻。在建设中,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为景观设施10—20处,计划建成沿线公路20公里,园内建设相通、闭合的水陆、路陆游览路线,最终达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效果。 松花江两岸的大田蔬菜园区、江口晓丽葡萄采摘园、沿江开心农场、敖其新田休闲采摘园等田园景观极具乡土气息,来到采摘园区体验采摘果蔬的乐趣,感受收获的惬意独特的乡村旅游已成为郊区另一张旅游名片。 今后,郊区将紧紧抓住城市人群放逸身心、回归自然的体验需求,充分利用山、水、林、湿地、田园、农舍等生态及人文资源,规划开发郊区山水资源。精准地把握住松花江沿线这个 “主脉”,把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开发优质农产品相结合,以实施“旅游+”战略相结合,在江南建设以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以敖其赫哲特色小镇为中心、以达勒花海为终点的现代农业观光带;在江北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湿地和沿线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庄等项目建设,通过山水文化、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互动,念好郊区山水经。 建达勒花海——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旅游亮点 郊区大来镇,在清末民初称“达勒岗”。距大来镇仅5公里的大来林场有森林面积公顷,是古火山遗址群,森林覆盖茂密,植物多样性完整,是距城市最近的一处原始森林。 年,为深入贯彻保护资源、丰富生态产品理念,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自然教育、自然旅游三大主体功能,郊区以达勒花海农业观光带为“经络”,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精品”建设宗旨,全力打造具有郊区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 大来岗风景区共建有花海观赏、森林氧吧、飞虎观江、梅花鹿养殖场、葡萄采摘园等景点。花海观赏区又分为石竹区、福禄考区、荷兰菊区、百花区,一年生草花区和多年生草花区等13个种植区,可观赏花期长达5个月。达勒花海内还建有主题雕塑、游园步道、木栈道、休闲凉亭、欧式风车、木制观光长廊以及餐厅、景区服务室、景区公厕、啤酒广场、住宿中心、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据统计,年接待游客13万余人,旅游收入72万余元。目前,达勒花海已成为大来岗风景区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年,郊区将以达勒花海二期工程建设和达勒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申报为牵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计划投入万元,建设达勒花海二期工程。 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修建景观小品。将原有13万平方米的花卉种植面积再向南侧山坡延伸,面积扩大到46万平方米,新增千屈菜、大丽花等花卉种植品种,使花卉品种达到35种。成片种植12万平方米的寒地玫瑰,并延长寒地玫瑰的产品产业链,开发制作玫瑰露、玫瑰花茶、玫瑰酱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在花海景观内打造2.71万平方米的水系景观,修建三个梯次流水瀑布,栽种荷花、浮萍等水生花卉植物。综合治理花海湿地,修建木制拱桥连接南北,建造大型水车及服务休闲木屋,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湿地下游修建景观桥,完成环花海景观路铺设,形成闭合式旅游线路。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计划将大来林场场部改建为大型游客服务中心;扩建停车场、修建景区内电瓶车道,增强景区服务能力。基于佳滨路整修扩建,沿四大线修建中大村至林场备用旅游线路5公里,满足景区的交通需求。 三是续建景观景点,提升整体品味。进一步开发建设景区内的生态鹿苑、猛虎观江、天湖丽影、葡萄采摘园等景点。继续修建森林浴场内木制景观和3.2公里木栈道,提升景区整体游乐游玩功能。依托达勒花海所在地大来林场,现已完成达勒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前期申报调研和准备工作,正在向上申报中,这一项目若能申报成功,将极大优化郊区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兴区、旅游兴区。 兴赫哲文化——努力擦亮“赫哲特色”旅游名片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人口虽少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是少数民族赫哲族四大主要集居地之一,在全国现有赫哲族余人中,敖其镇下辖的赫哲新村就占十分之一,民族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既有赫哲人在漫长的渔猎生活中创造的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又有渔歌唱晚、冬钓寒江的绮丽景观。郊区始终紧抓赫哲文化“灵魂”,以赫哲特色文化腹地为“中心”,将发展旅游与推动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郊区赫哲旅游对外宣传的“明信片”。结合这一特殊的民族、人文优势,以保护、挖掘、传承赫哲民族文化为重点,打好“赫哲故里”这张牌。依托敖其湾秀美的自然风光,建设了具有浓郁赫哲风情的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三江地区最大水上乐园龙源赫哲水寨和敖其湾影视城等一系列景区,形成了敖其湾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成为全市重要旅游名片和夏季最火的旅游目的地。 年,郊区将以赫哲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为核心,打造赫哲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赫哲特色小镇建设计划总投资60亿元,以卧佛山滑雪场为起点,以赫哲村为中心,以敖其镇长春村为终点,总体规划面积为9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围绕赫哲村建设“一馆一校两街”,打造“一所一宿两文化”。即:赫哲族博物馆、赫哲族学校、工艺品街和美食街,“伊玛堪说唱艺术”传习所、赫哲特色民宿、文化广场、文化舞台。二期规划建设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推进敖其镇政府所在地户、12.5万平方米的整体拆迁改造,统一建设赫哲特色住宅小区。三期规划建设60平方公里,全面推进敖其镇全域旅游开发,重点推进卧佛山滑雪场、猴石山红色旅游基地、敖其湾风景区及其余7村、3屯“一村一品”乡村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区建设,打造独具赫哲特色的四季旅游特色小镇。 倡赏冰乐雪——做大做强“冰天雪地”旅游品牌 佳木斯发展冰雪经济,郊区的优势更加明显。为了丰富冬季旅游内涵,打造佳市城郊四季旅游品牌,助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郊区利用冰雪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国家SSS级滑雪场卧佛山滑雪场。 多年来,卧佛山滑雪场多次承办了俄罗斯远东城市滑雪友谊赛、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等赛事。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滑雪场形成了以滑雪为主、嬉雪为辅的经营格局,不断的吸引着省内外和俄罗斯游客,成为了三江地区冰雪旅游最佳去处。年,郊区将以卧佛山滑雪场改扩建为依托,推进冰雪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要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我省深入实施“大冰雪”旅游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将冰雪旅游与城郊特色民俗旅游有机结合,建设集冰雪观光、冰雪体验、冰雪运动、冰雪文化于一体的冰雪旅游区。一方面扩大雪场规模。拟将雪场雪道向北延伸至哈同高速路附近,高级雪道总长将达到延长米。更换雪场缆车索道,扩大雪场经营规模,改建雪具大厅及综合服务楼,提升雪场整体经营水平。 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摆在了佳木斯这座东极之城的面前。早在年冬天,郊区就以冰雪文化为“辐射”,围绕独特的赫哲文化和冰雪资源禀赋,在敖其湾赫哲村打造了赫哲雪村冰雪旅游项目,以开放性的眼光,战略性的角度向冰雪要发展、要经济增长点。 经过了一年的运作,郊区在积累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冰雪经济所蕴含的无限机遇。年,建设了赫哲雪村冰雪欢乐谷。冰雪欢乐谷里既有娱乐项目,还增添了赫哲祭祀神坛、图腾、渔猎雪雕组群、赫哲文化小品、赫哲演艺舞台等赫哲民俗元素。在赫哲雪村里可以吃上赫哲鱼宴、住上赫哲民宿,让游客既能融入到赫哲族的生活当中,又能够赏冰玩雪,将民俗、冰雪、体验三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年,郊区将进一步整合冰雪资源优势,深度打造冰雪文化,拟将赫哲雪村冰雪游乐项目建在卧佛山滑雪场北侧空地处,形成集滑雪、戏冰、游乐为一体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做大做强郊区冰雪旅游品牌。 郊区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按照念好“两本经”的要求,将通过多措并举,多点开花,对域内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全力打造“一镇一园二区”,即:以赫哲村为中心,整合区域内的龙源赫哲水寨、卧佛山滑雪场、影视城等景区景点,打造独具赫哲特色的四季旅游特色小镇;以达勒花海所在地大来林场为基地,积极申请晋级为达勒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大田蔬菜园区为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科技产业观光区;以猴石山风景区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区,努力形成“一镇一文化、一园一特色、一区一风景”的旅游布局,积极推进“春踏青、夏戏水、秋赏花、冬品雪”的四季旅游品牌建设,全力构建郊区“一步一景,全区如画”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赫哲族旅游景区文化走廊 敖其湾赫哲水寨 卧佛山滑雪场 小镇夜景-赫哲雪村 来源:佳木斯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