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年前后,遵化人董世明曾任职于湖南、江南粮道三署布政使,时与袁枚常有来往。袁枚得悉董太恭人教子有方、忠厚待人、附子为政、勤廉持家而诰封“恭人”等事迹,特为其挥毫宝扫,写出如此透彻而简洁、读之朗口、悬河泻水般的佳作,为遵化地区增添了文化光彩。 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浙江杭州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年),故于嘉庆三年(年)。幼有异才,12岁为县学生,乾隆三年(年)举顺天乡试,次年考入进士。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知县。中年辞官后移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老人。之后度着诗酒、浮游的名士生涯,长达50余载。论诗首倡性灵说,为当时一大流派。其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但格调不高。又能文,所作书信颇具特色。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文豪郭沫若曾对《随园诗话》予以评析。 袁枚 董太恭人王氏,唐山市丰润县人。生于康熙五十三年(年),殁于乾隆三十八年(年),寿长59岁。葬于遵化市东行20余里的崔家庄乡北店村。墓与碑皆废,碑文抄于《遵化州志》。 碑 文: 董太恭人,王氏,直隶丰润县人。生面姽婳①明淑,不苟笑言,年及笄②来归封公③公缵④先生,其时尊章⑤在堂,正妻刘太恭人当室⑥。太恭人孝于姑⑦、顺于嫡,从礼无违,勋帅⑧以敬。虽分居之筑里,咸和若穆羽⑩之调。生两子,而封公卒。其长君即今观察(11)也。当是时,太恭人年甫三旬,观察才八岁,傫然一?孀(12),独支门户,内凌外侮,未免张(13)。而太恭人能持大体,处之绰然(14),检校(15)分书(16),获持遗产。为子延名(17),师婚望族。凡家务之荦荦(18),大者无不毕举(19)。旁人闻之,疑封公之尚存也。亡何(20),次子又殇。太恭人进观察而劼毖(21)之,曰:“汝弟亡,则吾与汝益孤矣。趁此年华,可不蘉(22)勉前进,报国恩而扬祖德乎?”观察泣而志之。遂援豫工,例得同知引见,发皖江,历署赤、紧州县,凡六处。题补安庆同知(23)。 在繁昌、六安时,有水旱灾。太恭人施棉衣百领;为绅士倡恤;狱囚饥寒,赡以钱米。观察訉贵池盗案、其渠魁不刑而服。叩头曰:“盗虽不良,然迭荷太夫人恩,所以供词无隐,不敢烦公心者,即以报太夫人也。”其盛德感人如此。 未几,观察升广西思恩府知府。思恩瘴疠(24)偾兴(25),观察以迎养为忧。太恭人恬然不以为意。曰:“从子,礼也;生死,命也。儿何所依违耶?”遂同往二年,殁于官署。 观察起复后,升湖南粮道,调江南粮道三署布政使事。 呜呼!以太恭人之神明,岂不知瘴雨蛮烟,非高年所惯然。决意驱车而相随者,虑观察垂(26)离膝下,将母心殷,不能一意办公。上报朝廷恩故耳,岂料身亡。不过数年,观察所莅,皆声明文畅(27)之邦,可以娱亲。而竟不能烹武昌鱼,饮建业水,供板舆(28)一日之欢。此皋鱼(29)风木(30)之悲,古今同感。宜观察之每一念及,而不禁凄然泣下也。 太恭人天性仁慈,待奴婢如子女,然不忍苔督;闻罪人哀号,常废寝食问;决狱有所平反,则喜溢于颜。以故观察之行事厚,居心宽,皆母教也。卒年五十有九。 子二:长世明;次世华。孙二人。以覃恩(31)诰封恭人。以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六日葬于遵化州东北店庄。铭曰: 月孤弥明,松塞更清。从古甘临之吉,皆由苦节之贞。 愔愔(32)恭人,为鲁陶(33)婴。劬(34)躬焘后,训子成名。 天道似远而非远,地道无成而有成。 必报者,善动物者诚;贻(35)谋者,远闻风者兴。 卜兹元宅,安藏慈灵。莪莪(36)绰楔(37),郁郁佳城。 储休启佑,永荫孙曾。 清进士袁枚 撰 袁枚书法 袁枚作品《小仓山房诗文集》 注 释: ①姽婳:音guīhuà,娴静,美好。②年及笄:笄,言女子15岁,为出嫁年龄。③封公:言受封于太恭人王氏的丈夫。④缵:音zuàn,纂。继承。⑤尊章:舅姑。⑥当室:主持家事,当家人。⑦姑:丈夫的母亲。⑧勋帅:最大的功劳是带头恭敬于长辈。⑨筑里:在乡间建居室。⑩穆羽:指女人温和得言语似羽声而周旋于家庭之中。(11)观察: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有按地区分和职务分两种,也算一级行政区。又名道台、道原。(12)?孀:?,音chú。指怀孕的寡妇。(13)侜张:侜,音zhōu,欺骗,说谎。(14)绰然:宽缓。(15)检校:调查核实。(16)分书:子孙们分祖先遗产时所立契据。(17)延名:传扬名声。(18)荦荦:音luo,络。分明。(19)毕举:全都办好。(20)亡何:没多久。(21)劼毖:谨慎、小心。(22)蘉:máng,勉力。(23)同知:官名。府、州及盐运使设同知。府同知即名此、州同知名州同。(24)瘴疠:山林温热地区流行的恶性虐疾等传染病。(25)偾兴:紧张、激动。(26)垂:将近。(27)文畅:文化发达。(28)板舆:古老人一种代步工具。(29)皋鱼:春秋时人名。后以他的哭泣为无力养亲之典。(30)风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31)覃恩:广施恩惠。此处指皇帝普行的恩赏和加封。(32)愔愔:和悦、安祥。(33)鲁陶:指孔子和晋陶潜。(34)劬:qú,渠。辛勤劳动。(35)贻:传,留。(36)莪莪:仪容端庄盛美。(37)绰楔:古时站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木柱。 译 文: 董太恭人,姓王,直隶丰润县人。生得面目娴静美好,聪明善良,从不随便谈笑,15岁就嫁到董家,成了董公缵的二房。这时,婆母健在,正妻刘太恭人当家。 太恭人受婆母掌管,顺从正妻,按礼行事,一点也不违背,特别恭敬。虽然分开居住,但姐妹两个都知道温和柔顺。生两个儿子,封公就去世了。长子就是现在的董观察,此时的太恭人年仅30岁,观察才8岁。颓丧的一个已婚又怀孕的寡妇,独自支撑门户,内侵凌、外侮辱,未免有些欺骗作假的事。可是太恭人能识大体,处事宽缓!检查校对分家单,获得了应该持有的遗产,为儿子证验了名分。从师、结婚都找的是有名望的家庭。家务分明,大事全都办好。旁人听说这些事,怀疑封公还存在呢!没多久,次子又夭折了。太恭人谨慎地对观察说:“你兄弟没了,我和你更加势孤了,趁着这个年岁,怎能不勤勉前进,报答国家大恩,弘扬祖先的美德呢?”观察哭泣着记下了母亲的话,按例找到工部,按例得同知引见,发皖江、历署赤、紧州县,共6处,后题补为安庆同知。 在繁昌、六安时,发生了水旱灾。太恭人施舍棉衣百领,向绅士倡议抚恤贫苦人,狱中囚犯饥寒,她给予一些钱粮。观察审讯贵池盗案时,其中大头目不用动刑就服贴了。叩头说:“作贼虽然不好,但因多次承受太夫人恩德,所以供词没有隐瞒,不敢劳烦恩公的心,只是用这个来报答太夫人吧!”她的大德这样感人。 没多久,观察提升为广西思恩知府。思恩传染病正在蔓延,观察为迎养母亲担心。太恭人却很安然,没把灾难放在心上。说:“听从儿子,合乎礼;生与死,是命运。儿子你选择哪一样呢?”于是一同去了思恩,二年后,死在府邸里。 观察(假满后)出来任职,升为湖南粮道,又调任江南粮道三署布政使事。 哎呀!凭太恭人的神明,难道不知南方的阴雨和传染病的厉害,不是年岁大的人所习惯的吗?可她愣是决意驱车跟随儿子去的原因,就是担心观察将要离开自己,带领母亲走的想法诚恳,不能专心办理公事,上报朝廷的缘故而已,哪想到自身的死亡。 不过数年,观察所主管过的地方,都是名声响亮,文化发达兴旺的地方。可以用这些成绩安慰母亲,竟然再也不能有让母亲吃武昌鱼、喝建业水,坐一天车的欢乐了。这是“皋鱼、风木”式的悲痛,古今同感。观察每一想到这些,便不禁悲伤地哭了起来。 太恭人生来仁慈,对待奴婢如同子女,从不打骂监督;听罪人哀号,常废寝食询问;定案有平反的,就高兴得在脸上表现出来。因此,观察做事厚道,心地宽广,全是母亲教育的结果呀,死时终年59岁。 儿子两个,长子世明,次子世华。孙子两个。因得皇帝恩惠,诰封为“恭人”。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六日葬于遵化州东北店庄。 铭文说: 月孤更净明,松柏更洁清。自古甘甜来时吉庆,都由坚贞守节而成。 和悦慈祥的恭人,就像孔子陶潜那样对幼婴。 辛勤劳动,亲身庇护,教训子女,使之成名。 天地公理似远实际却不远,天地公理似是无成却有成。 必回报的,是善待他人使人感动的赤诚。 留下好的谋划的,远处闻风而动的大兴。 卜造这个大宅,安藏恭人神灵。端庄秀美彰孝义,郁郁香气是佳城。 储存吉庆佑后代,庇护儿孙、曾孙永无穷。 清进士袁枚撰写 袁枚 作者:孙伟 编辑:王亭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