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十九大代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带领工友们一起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头脑当中,用创新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让“中国速度”再提升。 这两天,张雪松正忙着带领团队着手研究铝合金车体"智能制造"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张雪松认为,唐车公司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紧跟“智能制造”的步伐,“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比如机器人以及一些其他的智能自动化设备、工装进行工艺化的升级改造,用智能设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生产效率也能获得提高。” 张雪松说,作为产业工人,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带领更多的工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绝不是一句口号的事,只有和大家在创新路上一起加速,才能引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迈向新时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张雪松同事罗鹏说:“他钻研创新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不服输的韧劲和钻劲。” 人才培养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必须要素,张雪松说,每一列动车都凝聚着无数产业工人的智慧与力量,“在我们生产当中更注重培养新的大国工匠和技术能手,将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绝活传授下去、推广,让更多的人学到新技术,被我们的工匠精神所感染。” 谈到今后的工作,张雪松说,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将依托他的金蓝领工作室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带领大家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调整为高质量增长,“我理想中的蓝图目标是为我们国家生产更快、质量更好、乘坐更舒适、更安全的高铁产品。” 张雪松,男,年2月出生,年8月入党,大专文化,年从唐山机车车辆技工学校(现在河北机车技师学院)毕业进入唐车公司后,曾在省、市各类比赛上夺得4个钳工状元,已经成为一名行业领军者。他赢得了许多赞誉:“双料”状元、“专家型”产业工人、北车“金蓝领”、“中国高铁工人”排头兵。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铝合金厂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先后四次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三次夺得“河北省技术状元”,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 10月28日,在我区仁润印刷有限公司车间,色彩鲜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百问》封面带着印刷机的温度整齐摆放在规定位置,一旁的轮转机台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百问》的内页正一沓沓地传送出来,在装订车间,一本本装帧精美的成书整齐摆放。据了解,这是我省承担印制党的十九大文件及相关读物任务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 仁润印刷有限公司是我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央企项目。这次承担十九大文件及相关读物的印刷任务,是该公司秉承“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宗旨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上级把这么重要的政治任务交给我们公司,是党和人民的对我们信任。在印刷过程中我们坚持严谨到极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零差错。”公司董事长薄会川满怀信心地说。 目前,经过6天的昼夜奋战,该公司承担的30多万册的印刷任务已圆满完成,正在发往各地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