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7/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日-5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6月2-3日预展,6月4-5日拍卖。中国书画依然是本次拍卖的支柱板块,近现代书画一、二、古代书画、法书楹联四个专场共推出拍品件。

师从名家诗画从心

目前已知最大尺幅程鸣山水立轴-《松阴清话图》

师出名家才比诗佛

程鸣(年-?)清代中早期画家、文人、收藏家,安徽歙县人,字友声,号松门,乾隆诸生。程鸣诗、画均师出名家,根据史料详细的记载,他是石涛的入室弟子,年,石涛过扬州时与程鸣父程浚相晤,当年夏天即客居程氏松风堂,即程鸣二十岁时就结识石涛,并从其学画。程鸣绘画颇得石涛笔意,又宗法王蒙,他的山水“学于石涛(原济)参以程邃,每以秃毫渴墨,运以中锋,纯以书法成之,不加渲染,自然沉郁苍浑。”程鸣也是王士祯诗弟子。王士祯对程鸣才学评价颇高,认为其诗名被丹青所掩,才华堪比“诗佛”王维。据李浚之《清画家诗史》、窦镇《清朝书画家笔录》等记载,程鸣“尝为王士祯作古夫于亭图。与陈撰、方士庶、厉鹗为诗画友。”朱彝尊曾赠程鸣联“爱画入骨髓,吐词合风骚。”

关于绘画创作,程鸣在其诗“论画答王耕南”中表达了师古而不泥古的观点“王洽米襄阳,烟云常满纸。学古希古心,不学古人面。荆关境在胸,挥洒付柔翰。规矩虽具陈,神明取能变。”在此,可以看出程鸣学古人之精髓,作画意在笔先,笔墨随心,丹青化境。

Lot

程鸣(清)松阴清话图

水墨纸本/立轴

钤印:程鸣之印、友声、七芙蓉阁、

款识:黛色净秋玉,洒然无纤尘。绛气沉空宵,白云变朝昏。松风过涧绿,奔响超龙鳞。想见烟霞侣,清吹满衣巾。何必上五月,沐发瑶水滨。守此泉卉乐,鼓钟徒纡纶。程鸣并作。

×cm约39.4平尺

疏朗雅逸沈郁苍浑

此幅《松阴清话图》绘黄山胜景,笔法参以石涛,构图宗法王蒙,尺幅巨大,达39平尺,整图构思巧妙,气势宏大,笔意疏朗,颇有韵致。画作一方钤印“七芙蓉阁”是程鸣在扬州的宅邸。目前所知程鸣最长的山水长卷,为雍正五年(年)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录记载和市场所见的程鸣作山水立轴,多为2-3平尺,此幅应为目前已见最大尺幅的程鸣书画立轴作品。

从《松阴清话图》可以看出,程鸣深受石涛影响,笔哀纵恣,脱尽窠臼,有粗疏简易,颇近狂怪,又不悖于理法。图中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横亘在丘壑之间。两位高士,或即为程鸣的父亲程浚与老师石涛,闲适对坐于涧边巨石之上,松风阵阵,吹入高士之怀,令观者如临其境,体悟他们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操。

创作这种大画,构图首重气势效果,布局安排要胸有成竹,就像写长篇小说,要有首尾呼应,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情节也好,形式也好,要瞻前顾后,既不空洞又不燥满,既不散碎又不做作,章法得当主次分明。《松阴清话图》全作笔与墨会,混沌氤氲,化机一片。特别是山脚潭边浓墨苔点配合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体现了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程鸣生平考据

据《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载,程浚有四子,四子名鸣,字友声,号松门。程鸣,跟随石涛学画多年,也是他晚年的忘年好友和艺术赞助人,同时他又是王士祯的诗弟子,王士祯的《渔洋全集》就是由程鸣与其兄长赞助刊刻的。

王士祯对程鸣的诗文才学评价极高,论其才华堪比王维,王士祯赞其“直臻诗家之上乘,夙凤祠客,当不领辋川独有千古矣“,在《跋门人程友声近诗卷后》中王士祯评价程鸣颇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神韵:“昔人称王右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二事难不相谋,而其一致也。门人程友声(鸣)工诗画,名久噪江淮间,近以其七芙蓉阁诗寄予论定。予尝闻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矣。”

康熙乙酉年(年)八月二十九日,程鸣三十岁生日之际,石涛绘制两幅扇面赠予他,并赋《程松门三十初度二首》,诗中,石涛评价程鸣“白云丹霞子,居心抱民兰。怀清冬未泄,志远且弹冠......”又称其与程鸣“与君交不浅,岁月莫称繁”。此诗被张大千编撰的《清湘老人书画编年》影印《律诗》,日本株式会兴文社编的《中国墨迹大成》第十卷亦影印有《道济书扇五言律诗二首》,汪世清编著的《石涛诗录》第59-60页等收录,根据诗词款署和《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记载,可以确定程鸣的生辰为康熙十五年丙辰(年)八月二十九日。

清代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二有关于程鸣的记载:“程鸣,字友声,号松门,安徽歙县人,工山水,善题咏。潘连舫光禄藏有《春风便报图》,大干焦墨,有千里一瞬之势。心泉上人藏有《湖光万倾图卷》,用秃皴,不加渲染,烟水空濛,遥写红叶一段,逼竟秋天景色。瑛兰坡中丞藏有《金蕉秋泊图》,笔意空灵,于无画处愈见画工也。”

《扬州画舫录》卷十五:“程鸣,字友声,号松门,占籍仪征。邑庠生。工画,干笔枯墨,运以中锋,纯以书法成之,此学石涛又参以穆倩者也。诗出王文简之门,文简尝曰:“松门诗名为其丹青所掩。”

《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卷五载:“鸣公,原名祖慰,字友声,号松门,浚公子。考授县丞,工绘事,宗黄鹤山樵。”其诗集传世者有《纳瓢集》、《无声集》、《且闲轩稿》等。

程鸣家族与诗画界的交往

程鸣的才学,与他富有、重诗画收藏的家族紧密相关。根据现有的画史著录,可以构建出程鸣家族在清代中早期与扬州地区画界、诗坛广阔、紧密的人脉。

程鸣其父程浚,为清代扬州巨贾,其家豪富,收藏大量诗书名画,因其颇为富有的收藏被称为“望隆艺苑”。程浚、程鸣父子是石涛晚年的艺术赞助人。年,石涛为程浚所藏渐江《晓风便图卷》题跋,跋重称赞程浚“超古鉴赏之士”。同年,石涛的不朽名作《清湘书画稿》巨轶完成于程浚的宅邸,其中有一段描述了黄山美景以及松风堂主人程浚。这幅诗书画全面展现其艺术才华的倾力巨作,石涛将它送与了松风堂的主人程浚。

程浚与后定居扬州的著名画家查士标亦有往来,查士标年作《仿宋元各家山屏》即是为程浚祝寿所作,画作题跋中“葛人先生”即为程浚,又赞其“家世清华,望隆艺苑,承家令子弥声名”。

宗室画家书于库绢清华朗润

弘旿《行书七言联》

弘旿,清宗室,字恕斋,一字醉迂,号一如居士,又号瑶华道人。清圣祖孙,諴亲王允秘子,封固山贝子。善画山水,兼工花卉。擅篆隶,又工诗词。其诗作传世有《恕斋集》、《醉墨轩诗钞》、《瑶华道人诗稿》、《瑶华诗抄》等。

清代中期,特别是乾隆时期,清代皇亲宗室涌现出一批诗人、画家与鉴藏家。其中,弘旿的诗画才华堪称出众,他与当时的宗室文人、书画家交往甚广,在乾隆时期的文学、艺术界颇有影响力。乾隆帝曾多次御题弘旿画作,也曾命永瑢、弘旿等补全前人画作,这些在《清代御题诗文》中均有记录。在《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以及《清宫陈设档案》中,也有上百条弘旿作品存藏、陈设于清宫的记录。可见,弘旿的书画,很多是直接受皇帝指示创作并悬挂于宫廷。

自小生长于王府,承继父亲儒雅好文的雅趣,弘旿文学、艺术基础可谓深厚。然而成年后,弘旿于政坛无所作为,只能寄情于诗文书画中,将全部的才华与抱负都体现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他的诗词颇有些高洁风雅之意。本幅行书七言联“松风韵入朱丝袅,薇露香凝紫玉腴”,朱丝借指琴瑟,紫玉可指箫笛,词意非常清雅,也有可能是陈设书斋之作。

Lot

弘旿(-)行书七言联

库绢/立轴

钤印:瑶华道人图书、西园翰墨、克恭乐天敦詩律志

释文:松风韵入朱丝袅,薇露香凝紫玉腴。

款识:瑶华道人。

.5×34.5cm约4.6平尺(每幅)

此幅行书七言联写在细密的库绢上,书风以帖学为主。书法雅正清和,用笔丰润饱满,灵活多变。如作品中的撇画虽多,但姿态风味各有不同:“风”之撇挺健,“朱”之撇沉实,“入”之撇洒脱等等。如再仔细分析,还可以看出每一撇在起笔、行笔、收笔以及长短、角度等细微处还各有不同,真可谓一笔一画见真功。

弘旿身为皇室贵胄中难得的艺文名家,时人评价他的书风“清华朗润”,即有如春水一样的清澈,像秋月一般的朗润。从此联来看,也具备了这两种气质,其致意于精、气、神的追求,风格秀逸蕴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