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原创北京铁路北京铁路

前几天,小编玩儿手机时

刷到一个工务小妹妹的朋友圈

心疼的同时还是不厚道地

被朋友们的留言逗得笑出了鹅叫

话说回来你们难道都不好奇

三伏天儿的钢轨到底有多热吗?

要不,一起去看看!

实测轨温:51℃

时间:年7月23日12点00分

位置:卑水线6km—12km

角色:秦皇岛工务段,探伤工

任务:钢轨探伤

7月23日正午时分,几名探伤工推着探伤车在烈日下行走,眼睛专注地盯着显示器。脚下,钢轨温度已经超过50℃,高温下热胀的钢轨和探头“咬”得比较紧,探伤车推起来非常吃力,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断往下淌。

为了保证完成当天这条线路上6公里的探伤任务,他们必须“全副武装”,从早上7点到下午2点左右,推着80公斤重的仪器在钢轨上行走,即便是在最热的时候也顾不上休息。

入伏以来,秦皇岛工务段秦皇岛探伤普轨工区的五个探伤作业组,累计完成津秦高铁、津山线、京哈线、卑水线等主要干线km的探伤任务。

实测轨温:51℃

时间:年7月23日15点10分

位置:京广线保定南站配件厂

角色:保定工务段,轨道车司机

任务:轨道车试验检查

下午3点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经过几个小时的暴晒,钢轨表面温度达到51℃,同样热得发烫的还有轨道车的车体。轨道车司机邢朝全钻进车下,在车体和钢轨间不足半人高的狭小空间里,蜷着身子仔细对车底的传动轴、齿轮箱螺栓等部位进行逐个检查。

为了保证车辆状态良好,给各项作业的进行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充分准备,每一次出乘前,轨道车司机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对车辆进行全面的试验检查,确认行车安全、备品齐全有效。

入伏以来,邢朝全和班组的同事们共驾驶和操作轨道车装载运输钢轨根,道岔8组。

实测轨温:43℃

时间:年7月26日10点18分

位置:京包线东花园站

角色:北京工务段,线路工

任务:换枕作业

7月26日上午10点刚过,轨面温度已攀升至43℃。北京工务段管辖的东花园站内,康庄线路车间的职工们即将完成本次更换轨枕作业。过去的23天,在这座特别的“花园”里,“园艺师”们在持续高温的天气下“栽培”线路,手中的钢轨和混凝土轨枕热得烫人,他们却似浑然不觉。

从7月4日到7月26日,他们共计完成了根轨枕的更换。换枕和捣鼓作业完成后,铁路线的轨道结构强度将大大加强,使道床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铁路运输也将更安全。

实测轨温:45℃

时间:年7月22日14点30分

位置:京承线km—km

角色:承德工务段,测量工

任务:测量作业

午后的太阳把轨枕晒得发白,一群承德工务段测量组的姑娘正在铁路线上不停移动、忙碌着。

上万步行走、几百次蹲起,不停地观察、记录、标记……为的是测量京承线km—km线路的坡度、全长,无缝线路及曲线的位置、长度、大小、半径,再根据测量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作业方案,为隧道及曲线大修列车换枕、捣固、清筛做好前期准备。

入伏以来,她们累计测量了8km站线无缝线路。每一米钢轨都认真走过,每一组数字都一丝不苟地测得,天气再热,她们也顾不上在树荫下歇歇脚。乘“热风”破“热浪”,这就是棒棒的铁路小姐姐!

实测轨温:50℃

时间:年7月24日10点30分

位置:京广线上下行卢沟铁路桥

角色:丰台工务段,桥梁工

任务:桥梁设备检查

时间还未到正午,桥梁支架和轨面温度达到50℃,卢沟铁路桥上如同蒸笼一般。守护这座大桥30年的老桥梁工张洪忠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给桥梁进行“体检”——整座桥梁,从支座、护栏、人行道板、钢梁、螺栓到桥上护轨等各个部位,都要通过锤敲、尺量等方式细致全面地检查。高温炙烤下,师傅们的衣服始终浸透汗水贴在身上,现场防护员的背包里时刻准备着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

夏季高温多雨,铁路桥梁容易“生病”,因此温度越高越要加强桥梁设备的检修力度。每当气温超过35℃,师傅们就必须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症状”及时“治疗”,确保运输安全。

入伏以来,他们共检查桥梁4座,对16个桥梁支座进行了油刷、除锈作业。

实测轨温:43℃

时间:年7月24日9点18分

位置:唐呼线丰润西站

角色:唐山工务段,综合养护工队

任务:钢轨飞边打磨+设备巡检

根据天气预报,当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8℃,唐山工务段发布高温防胀预警,各个车间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早晨7点30分,唐山工务段丰润西线路车间,工长王猛带领职工完成2个半小时天窗点道岔胶粘绝缘和钢轨飞边打磨作业。虽然凌晨3点多便起床上线,但他来不及休息,匆忙吃过早饭,又带领线路工郭磊、王超和现场防护员赵连宝返回线路,开始对站内的6条股道、24组道岔和组绝缘等关键设备进行防胀巡视检查。

9点刚过,钢轨温度已经达到43℃,距离站内设备检查完成大约还需要2个小时,在那之后,他们几人还要从车站出发继续向北“巡热”,在烈日下走行检查往返20公里,确认线路状态良好,守护唐呼重载线路安全畅通。

实测轨温:41℃

时间:年7月23日8点05分

位置:津霸线永清站

角色:天津工务段,运搬工

任务:装卸钢轨

正值津霸线施工高峰期,运搬工吕涛、马争所在的天津工务段动力设备车间轨道车工区异常繁忙。7月23日上午8点刚过,他们正在装载永清站凌晨更换下来的钢轨和岔件。

轨道车承担着铁路线路各种路料管理储备及运送任务,入伏以来,他们夜间出车装运路料,中午入库卸载路料,晚上蒸、白天烤,不停与灼热的钢轨亲密互动。长袖防晒防护服、防护雨衣、藿香正气水是出车时必带的“宝贝”。

进入7月份以来,天津工务段动力设备车间共计为管内各施工现场装卸岔枕29车,岔件35组,钢轨26根。

实测轨温:50℃

时间:年7月22日12点46分

位置:丰沙线上行km+m

角色:张家口工务段,线路工

任务:线路巡热检查

午后,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张家口工务段线路工朱建伟正在进行线路巡热检查,3个小时的天窗内他需要全程徒步走行,完成车间管内11公里的设备状态检查。

一次次用道尺俯身测量、读取数据,起身在本上准确记录;双膝跪地,手扶钢轨,脸几乎贴在50℃的轨面上检测水平度,这样的动作不知要重复多少次。豆大的汗珠滴在钢轨上,很快就蒸发了,大量的体能消耗,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

越热越要查得仔细,及早发现隐患、及早预警、及早处理,确保高温之下设备安全稳定。入伏以来,该段累计完成客车径路巡热检查公里,其他线路巡热检查公里,道岔设备检查组。

隔着屏幕都感到热浪了吧?

这~~~~~~么热的天

钢轨一旦真的晒“中暑”了

就可能会发生胀轨跑道

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每年高温季节来临前

铁路职工就要对线路进行

一次应力放散作业

提前帮钢轨“伸个懒腰”

等到天气真的开始变热

除了要按时给钢轨测量体温

更要频繁上线加强巡视

一旦钢轨体温过高有胀轨风险

还要给它们铺上麻袋后浇水

做成巨大号“退热贴”降温

在热气蒸腾的铁道线上

奋战在烈日下的铁路人

经受着“蒸煮焖烤”轮番洗礼

也要保证钢轨健健康康

承载一趟又一趟列车稳稳驶过

用汗水保证运输安全畅通

用坚守换来旅客平安到达

END

文图/李佳骏刘建昇裴海江马勇王佳辉吴海玲石宇恒杨扬李晨光

编辑/李施君郭骁勇

原标题:《实测!三伏天车轮下的钢轨有多烫?》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