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说起吴三桂,大部分人只有“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么一个印象,了解稍微深一点的就知道这个人喜欢背刺,按现在的说法吴三桂是个标准老六。作为一位在衡阳称帝的男人,这篇就聊聊吴三桂这颇具争议的一生。 1、武举人吴三桂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也就今天辽宁绥中县,这地方正是大明和大清(后金)争夺辽东的前线,它离山海关、宁远城都很近,吴三桂在这样的地方长大,未来注定会与这两个政权产生很深的渊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年吴三桂家里贩马,因东北的马种比南方马种要更为优良,所以吴家经过几代人的迁徙,陆陆续续从南方迁移到了辽宁一带。按这个节奏发展下来,马贩子之后的吴三桂可能也就是个富二代,但吴三桂老爹吴襄不甘心只做个马贩子,在老爹的带领下,短短数十年,吴三桂就从一名富二代变成了大明官二代。 吴襄这个人,没读过什么书,但养马这个技能点能力点满。当时大清常年在辽东地区时常与大明战斗,一旦入侵成功,就实行打砸抢烧。吴襄实在气愤不过,一怒之下就卖掉了家里一千多匹马,自己花钱招募私兵,用来抵抗大清。这样一来,吴襄忠义之名就在当地传开了,加上又是个驯马能手,很快就得到了当时辽东大佬的赏识,从而进入了军政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官越做越大,吴襄就被皇帝召集到了北京,到了北京的吴襄才发现,京城的官场弯弯绕绕实在太复杂,自己这种粗人在里面呆久了指不定就给谁玩死了。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为了让儿子能成为读书人,吴襄给小儿子吴三桂在京城找了个文学大家做为老师。 但是年幼的吴三桂很好地继承了家里的基因,对读书不太感兴趣,但是非常喜欢骑马射箭、舞刀弄枪。虽然读书天赋平平,但是武力值这块天赋爆表,吴襄也没招,只好让年轻的吴三桂跟着自己和姑舅祖大寿去军队里磨砺。经过几年的锻炼,年,崇祯皇帝上位,重启科举考试,天赋异禀的吴三桂成为崇祯年间第一位武举人。 2、总兵吴三桂 武力值拉满的吴三桂,在青年期间就跟着老爹和姑舅祖大寿征战,并展现出优秀的军事才华。随着辽东老大袁崇焕被叫回去凌迟后,明朝东北局势变得越发糟糕,作为东北的主要抗金大家族,吴三桂姑舅祖大寿和老爹吴襄就成为了对抗大清的主力。 有一次吴襄奉祖大寿之命,带了几百号人在外侦敌,不料中了埋伏,被上万金兵团团围住,城中祖大寿还在犹豫怎么救的时候,初生牛犊的吴三桂坐不住了,带着20号家丁杀入敌军的万人阵中。19岁的吴三桂确实猛,不但成功救出了他爹,还顺手砍死了当时金兵的主将,带着一众士兵成功脱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战之后吴三桂名声大噪,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吴三桂大名传遍北方。什么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夷夏震慑这些美名用起来毫不吝啬,就连当时的大清老大皇太极听闻此事之后都感叹道:我们要是有吴三桂这样的勇将,啥大事干不了?这时候的吴三桂,俨然成为大明年轻一代将领的楷模,扛把子。 救父这事其实存在一定的运气,当时围攻吴襄的清军将领是下令活捉这一批人,被吴三桂逮住了机会,杀了个措手不及。但运气不是每次都有,再后来在大凌河之战吴襄与姑舅祖大寿就吃了大败仗,祖大寿被迫投降(后面又跑回来了),不过确不影响吴三桂的仕途。 因为吴三桂这人不但打仗了得,还非常聪明。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政治嗅觉敏锐,商人家庭出身的吴三桂,没有文人那种清高,血脉里的基因告诉他,要活得好,就要懂得如何攀炎附势。 怎么个攀法,比如大明时期宦官的权势是非常大,但是依旧被人看不起,东厂、西厂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谁有毛病就砍谁。受信任的大宦官则会帮皇帝主管一方事务,当时的东北军事就是由一名叫高起潜的宦官代管。吴三桂虽然名气在外,但是并没有名人顾虑,高起潜在东北巡视的时候,倒头就拜起了高起潜认起了干爹,这让作为宦官的高起潜开心的不得了。 高起潜一个宦官,不懂军事,就从京城调来一名大学士方一藻巡抚辽东,吴三桂又立马与其儿子拜起了把子,这样除了自家家族的全力支持外,在上层的关系也一并打通。只要吴三桂在战场中有出色的表现,那就是一顿猛夸。在吴三桂27岁那年,就出任了宁远团练总兵,正式成为了辽东当时的高级官员。 3、进京勤王的吴三桂 成为总兵之后的吴三桂,依旧表现出很好的军事素养。在松山之战之前,数次率领军队与大清过招,赢多输少。年,为了解救被困在锦州的祖大寿,辽东老大洪承畴发动了所有部队去救援锦州,史称松锦之战。结果,辽东13万明军大败,不仅丢掉了东北四城,连老大洪承畴、祖大寿都被活捉,最后投降。高级军官里,只有吴三桂跑回了宁远城,紧闭城门,招募溃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候吴三桂自己独自坚守着宁远,皇太极很喜欢吴三桂,就命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吴三桂朋友等一众人过去劝降吴三桂,甚至自己亲自写了两封招降信,只要吴三桂肯投降自己,条件吴三桂随便开。 但都被吴三桂一一拒绝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熬不住去世了。在皇太极去世之后的一个月,清军又接连拿下山海关至宁远城的中间的三个城池,宁远城则彻底沦为孤城。可是吴三桂依旧拒不投降,虽然吴三桂不喜欢读书,但是起码还是读了书。忠、义、礼、信还是影响了吴三桂,加上崇祯皇帝对吴三桂确实也很好,所以哪怕自己的舅舅、自己的哥哥都投降了大清,但是自己一定要为崇祯皇帝守好最后一站。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依然是大明的国之忠臣,守卫着大明在辽东的最后倔强。 时间来到年,这一年,大明已经内忧外患,实在是气数已尽。李自成开年之后在西京称帝,并一路向东出发进军北京,一路上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阻碍;而大清在关外眺望着中原,这匹恶狼虎视眈眈,坐山观虎斗,随时准备进关咬一口。而这一年吴三桂也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他不晓得,他接下来的选择将会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 此时的中原,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席卷了北方,短短数月,就直逼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实在无人可靠,不得已重新启用了已经退休的吴襄来掌管皇帝的亲卫军,并决定放弃辽东,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进京勤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三桂在辽东接到这个消息后也挺高兴,首先升官了,然后自己一个人在宁远孤守了几年,终于算是完成了使命。于是下令宁远城里所有百姓与之一起撤退,向山海关出发。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虽然陆陆续续听到很多从北京传来的消息,知道北京很紧张。但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君主都在北京,进京保卫皇帝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在抵达山海关之后,吴三桂整顿了一下军队,然后率兵继续向西,在丰润这个地方击败了已投降大顺的前明将领唐通。 让吴三桂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击败唐通的前一天,李自成农民军已经攻破了北京,他要守卫的皇帝崇祯吊死在了寿皇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自成攻占北京以后,很明白目前关内只有一股势力能够危险到自己,那就是吴三桂的军队。于是在攻占北京的第三天,李自成就开始着手招降吴三桂的事情。先是派遣吴三桂的好友前往山海关任职,去招降吴三桂,后又专门派遣招降使者,带上了丰厚的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前往山海关进行招降。 那么接下来的吴三桂会怎样应对李自成的招降?在决定投降李自成后,是否真的因为绝世佳人陈圆圆从而背叛李自成,归顺大清。为何在帮助大清建立王朝之后,又起兵造反,反复横跳?因为篇幅原因,请看下章:《衡阳历史上的皇帝—反复横跳的吴三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