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F

《金锁记》

《小团圆》

《半生缘》

反骨生平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作家,被作家贾平凹称赞道:“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被夏志清高度评价道:““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可以这样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都绕不过的传奇作家。

张爱玲(年9月30日—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她在散文里说道:“出名要趁早。”,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在她二十三四岁时,就发表了一大批精品之作,她未曾有过少作,一出手就技惊四座,至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奇绝文风

张爱玲是一个既受学者认同,同时也深得普通读者欢心的作者。

她的文风是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她深受《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影响,并且用古典小说的叙述模式来写现代小说。她的小说是充分吸收古典小说的养分,采用很多古典意象,所造成的一种古典美。像余斌所言:“他的天赋、他对传统小说的酷爱,以及她在古典文学方面的素养,使他在白话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与西洋现代小说的一般技巧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从而使他初登文坛便显示出相当稳定、成熟的个人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通过汲取古代文学的滋养来建立自己风格的新文学作家,张爱玲如果不是唯一的一个,也是这方面最自觉,最成功的一个。”

张爱玲的写作技巧也是高超到了一种令人惊讶的地步,她表达感情所选择的意象总是那么令人拍手叫绝。她更是修辞和象征的行家,各种比喻象征信手拈来,又是那么恰如其分。这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中可见一斑,她细腻地表现出主角的潜意识,成熟老道而复杂地写出了他们的心理意识,同时她对于叙事视角的把控和安排又是娴熟到了惊人的地步。

其次,她对细节的把控,还有对人物心理的捕捉也是世间无二,现世已绝的。还有她对人性的刻画和小说中的苍凉感和悲剧意识也给人一种极致的审美享受。

金锁叹惘然

谈张爱玲,必定绕不过那篇被傅雷盛赞是张爱玲“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同时,这篇作品也得到文学史家夏志清教授的高度评价:“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读完这篇小说,让我觉得出乎意料的震惊。既惊讶于作者对人性的把握到了如此深广的地步,又赞叹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到了如此老道的程度。常人很难想象,世间居然还有如此深刻通透的作家。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曹七巧被迫嫁给豪门姜家的残废二爷,不幸的婚姻遭遇为她套上了一层枷锁。分家之后,金钱又为她拷上了一层枷锁,甚至到最后她亲手毁灭了自己二女幸福的悲剧故事,这本小说将人性的荒诞与苍凉诠释到了极致。主人公曹七巧不仅给自己戴上了金锁,也给子女戴上了金锁,这部小说中没有一个快乐的人,读起来不免觉得荒谬,但是细想过来,却又是意料之中合情合理的。

这篇小说中,没有战乱纷飞,它仅仅记录了一个悲剧家庭,一个悲剧女性。“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也正是这种对普通人的描写,才更加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共鸣,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身上曹七巧的影子。我想,这也正是张爱玲小说生命力如此持久的原因吧!

天赐的句子: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人生只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

......

撰稿

离天

编辑

离天

长按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