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卫视记者采访冀东八路军老战士赵秋云

行走在记忆的长河

(连载十)

——寻访冀东八路军老战士赵秋云

10月24日周六,霜降节气后的第三天,天气已经很凉。下午2点半,我接一位张大姐,匆匆去采访唐山人大原副主任赵秋云。

老人家在唐山市政府后面的干部小区,住的是老式的独门二层小楼。由于张大姐事先已经联系好,老人的儿子迎在小区门口,见我们带了礼物,很是难为情。“您别客气,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人现在身体好吗?”

“好了,前一段有点心房颤,住了一段院现在很好!”

说话间我们来到老人家,客厅里已经摆好了水果。我们进门后,保姆搀扶老人从楼上卧室走下了。见我们都站起来迎候她,老人笑呵呵地说:“你们坐,你们坐!”“坐吧,我妈妈耳朵失聪,啥也听不到!你们要交流,就写字。”老人的儿子告知:赵秋云出生于年10月8日,是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汤家河镇东常各庄人,曾担任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老人已失聪,但是眼睛不花,口齿伶俐、十分健谈。

说着,老人的儿子递给我了白纸和笔。我掏出笔记本,挨着老人坐下,怕老人眼花,我写大字和老人交流。

赵老回忆,年李运昌组织冀东大暴动,乐亭县由阎达开、黎巨峰、李振华、田自修、张其予等同志领导余人起义编为抗联第10总队。黎巨峰为总队长(后为李海涛)、田自修为副总队长、侯辅廷为政治主任。乐亭县沿海的盐警起义后一举攻下了汤家河敌人据点,扩大到多人,编为抗联第39总队。当部队攻打下了唐家河日军据点后,胜仗让大家群情振奋,也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抗日热情。当时冀东老领导阎达开正在赵秋云所在的村里教书,以教员身份做掩护,同时开展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后来,阎达开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临时党委书记兼总指挥,作为学生的赵秋云就是在这时候参了军。“我们这些学生也就跟着参军,根本没告诉家里。”

赵秋云讲,冀东大暴动,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发动了20万人参加,组织起拥有全副武装10万多人的起义军,而且打了许多胜仗,并很快建立了以我党为核心的指挥机构,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在l年11月25日的一封电报里说:“宋、邓支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和促成了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了冀东的中国主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游击区,扩大了我军在敌人深远后方的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

胜利的取得,一是由于中共中央为建立冀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确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威力,深入人心,我们就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先后成立了“冀东人民武装抗日自卫会”和抗日联军,团结了广大工农基本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争取了许多地方士绅、民团头目、教育界人士,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和社会关系,把广大抗日爱国力量吸引团结在党的周围,带动了武装大起义,这是起义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是由于党中央、北方局、晋察冀军区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尤其是及时地派出大批干部加强对冀东的领导;派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不仅籍制和震慑了敌人,直接配合了人民起义,而且振奋和坚定了冀东人民的抗日信心,扩大了起义的规模;晋察冀军区指挥所属各部队全线出击,箱制了敌人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第4纵队东进和冀东人民武装大起义;三是由于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及其战斗力和人民群众的抗日觉悟,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什么人间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此外,当时,敌人正集巾兵力进攻武汉,后方兵力空虚,也给了我们有利时机。

后来,按照上级决定,部队按照组织要求向北平西撤离。时值深秋,战士们穿单衣,沿途又没有根据地依托,缺乏粮草准备,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沿途群众难以支应,风餐露宿,又冷又饿,步履艰难;同时,暴动群众大多是第一次远离家乡,抛弃妻儿老小,又没有经过训练,没有坚强的政治工作基础;在狭长的地带,频遭敌人的截击,抗联战士伤亡惨重。

当打到三河县时,因为战斗激烈,女同志不便随军行动,就被组织安排到丰玉田遵联合县妇救会工作。年老人加入共产党。“在日军的五次扫荡后期间,我从丰润三女河调到丰南尖子沽、柳树圈一带潜伏了下来,一直在堡垒户的掩护下开展工作。”

在那段及其困难的岁月里,老人发展共产党党员90多人。年春,到区委当组织委员,后任区委副书记兼区小队政委。期间,区小队经常配合大部队战斗,救助伤员、做大部队的后勤保障,这也是日常主要工作。

日本投降后,她到冀东18地委任组织委员。年任妇联主任。后到14地委任妇联主任,并任14地委合并后的通州地委妇联主任。年由通县调到唐山农村工作部任副部长。年当选唐山市人大副主任。年12月离休。

和赵秋云聊了半小时,老人说话声音洪亮,思路敏捷,条理清晰,我深深感觉到老人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几十年来亲历的浴血奋战历程,已经深深铭刻在了老人的脑海里。老人最后说:“当年参加八路军,那时真的是同仇敌忾,作为女性我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但是我们当时不参加八路军,不去打敌人,日军和伪军就打我们,不参加抗战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投身革命义无反顾。”老人说话掷地有声,让我们听着不但震撼,感觉到当年全民族抗战的紧迫和正义。

“吃个葡萄吧,这是大娘家自己种的,特别甜。”老人讲完,拿起盘子里剪好的小串巨丰葡萄,劝我们品尝。我和张大姐也没客气,拿起来就吃。“真甜!”我一边吃,一边向老人竖起大拇指。老人看我们吃葡萄,老高兴了。

吃过葡萄,我给老人照相,老人很配合,一看就是以前在领导任上总接受采访,拍摄很顺利。刚要收拾器材告辞,发现雾霾遮蔽的太阳,冲破云雾,露出了出来。天公作美!我征得老人和家属同意,邀老人到院子里,利用5点日落前的最后一缕光线,将老人凝重而朴实的神态定格下来。

赵秋云老人接受北京电视台专访后合影

义卖

《永不褪色的记忆》一书由戚辉编著,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副主席张桐胜题写序言,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定价元。识别上图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