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让特色之花丰润教育内涵 背景: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防止学校出现千校一面、众生一面的同质化倾向,让城乡学校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动态均衡,成为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年底,威海市全面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突破内涵发展瓶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举措 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为原则,按照“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路径,打造“标准+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品牌”的格局。 1建立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成立了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起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中小学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建设网络。 2加强专业引领集中专业培训力量,提升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和实践力。通过专家讲座、入校调研、外出培训等措施,强化校长对特色学校建设理念、建设架构和建设成效的理解;通过软件测评、系统建模、方案答辩等形式,引导学校客观认识自身基础,科学谋划建设方案,做好顶层设计。 3开展特色孵化采取特色孵化基地培训的方式,以年首批18所特色学校为基地,承担孵化85所中小学校的任务,通过理念引领、驻校见习、牵手教研、交流互动等措施,使全市近50%的学校得到了有效培养。年、年,我市又分别评选出市级第二批、第三批特色学校10所。 成效经过近3年的发展,学校普遍树立了先进科学、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更加丰富、多元的特色课程体系,师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如以文登大众完小“校园文化十二节”为代表的德育类特色学校、以威海市统一路小学“书香校园”为代表的教学类特色学校、以荣成石岛实验小学“海洋文化特色”为代表的学科类特色学校和以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为代表的管理类特色学校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