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奏耐宁河"↑免费订阅本刊 本文由《看宁河》小编多方整理自文史资料 涉及到哪位专家的版权,请留言告之,谢谢 还乡河畔帆影动,小镇静静炊烟升; 六门夕照生紫气,古寺十里听晚钟; 霜天晓月天尊影,处处荷香送暖风; 五里卧龙千棵柳,清风细雨听蛙鸣; 茶余信步双桥渡,黄莺鸣柳刘家茔; 七桥渔火歌唱晚,户户妙手绘丹青。 这是一首《丰台十二景》诗文,诗中既描绘有还乡帆影、卧龙垂柳、荷风送暖的古镇风光,又描写了六门夕照、古寺晚钟的人文建筑,同时也记录了渔歌唱晚、妙手丹青等生活劳动场景,综合反映了解放前丰台镇的自然风光、建筑古迹、文化艺术、历史掌故,集中展现了明清之际丰台古镇繁荣昌盛的历史景象。 丰台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早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出现过人类活动痕迹。在解放初期的一次建筑施工中,丰台镇曾挖掘出一件古玉饰件,经有关方面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晚期遗物。据《宁河县志》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丰台一带已有土著居民活动。在后来的考古中,丰台一带又发掘出一件西周时期的铜鼎。在唐朝的时候,丰台这片地带属玉田县管辖,后来到了后晋天福元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丰台陷入契丹,成为辽国边防前哨,与界河沿线水运通道。到元朝时,丰润县建制后,丰台这片地带划归丰润县,丰台建镇于明朝永乐二年(年),管辖二十三个村,原隶属丰润县管辖,为丰润县重镇。清时,丰润县在丰台镇设有巡检司衙门、县河道衙门。解放初期,丰台镇还曾出土过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古玉饰件。直到年12月,丰台镇才划归宁河县。 在行政区划方面,丰台镇有着它的特殊性。丰润县与玉田县之间是以还乡河为界的。还乡河在丰台镇穿境而过,将镇内东、南、西、北四个村切割为河东三个村,即东、南、北三个村属丰润县,河西的西村属宝坻县,还乡河上的西大桥既是两县的分界又是连接两县的通道。此外,原丰台北门外有一个芦苇市场,在清咸丰以前属玉田县管辖;清光绪年,丰台南门外还专门设有宁河县县官的下轿之地。 当时丰台镇行政管理上的复杂性,也一度给犯罪分子逃避官府的缉捕造成了一些可乘之机。封建时期,讲究隔县不拿人,就是说,你在这个县犯了罪,跑到另外一个县暂时就能逍遥法外,要等到两个县交接好公事才能到外县办案。那么当时,丰台西大桥就是丰润县和宝坻县的县界,有人在桥东犯了罪,丰润县的官差来缉捕,那么这个人只要跑到桥西就进入到宝坻县境了,虽然只有一桥之隔,那么丰润县的官差是不能越界抓人的,只能是望桥兴叹。丰台镇五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加之陆路四通八达,水陆为漕运要津。明代以后即为我国北方物资集散之所,商家辐辏之地。行商、座商遍及镇内,延至清代以及于民国丰台演成京东商业重镇,商贸相当繁华。通过调查了解,到清末民初,丰台镇内共有大小庙宇近二十座,城门六座、七架名桥,码头四座,城内计有商号三百余家,集贸市场六处,每年四月初五设立铁器会,吸引华北、东北、内蒙等多个省市的客商云集于此,开展盛大的贸易活动。同时,丰台镇还是北方木板年画的销售集散地,杨柳青年画、武强年画都要转运至丰台,并通过丰台水旱码头经唐山销往东北、内蒙等地。因此,发展至清康熙时丰台镇就被称为“京东首镇”。清康熙十四年,丰玉营守备在丰台设把总一名,马兵名。清乾隆八年,丰台镇设巡检司衙门(当时整个丰润县只有丰台镇设有巡检司衙门),此外丰润县的河道衙门也驻丰台,由此可见丰台镇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丰台镇自古设有水陆码头,商贸发达、物产富庶、文艺荟萃,早在清康熙时就有“京东首镇”之誉。清末民初,丰台镇内共有大小庙宇近二十座,并建有六道城门、七架名桥,城内计有商号三百余家。丰台镇自古设有逢五排十的集市贸易日,每年一度的铁器会吸引华北、东北、内蒙等多个省市的客商云集于此,开展盛大的贸易活动。丰台年画、剪刻、染纸等工艺均是传承五百多年的悠久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外,丰台还曾拥有“天一水会”这一古老的救火组织、二十四道花会的强大演出阵容、二月十九烧花船、七月十五放河灯等隆重的庙会民俗活动,可谓美景如画、众彩纷呈。几百年来,民间流传有“一京、二卫(天津卫)、三丰台”之说。 古丰台镇内有还乡河穿境,外有黑龙河绕城,风清水净,人杰地灵。明时有宝坻指挥使单良、玉田县正堂王大寿等廉吏济世;清代有辅佐康熙帝平定三番、退沙俄于雅克萨的两省总督刘兆麒;近代有年加入同盟会、领导滦州起义的早期民主主义革命家陈之骥等英烈人物;在武林界,有武林剑客唐维禄、燕侠褚广发等武学宗师;现代科技界有中科院院士王之卓、中国光学仪器先驱王世文、植物科学家齐兆生等科技先锋;文艺界有全国著名画家李昆璞、齐兆璠、王彦萍、武艺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凤云、影视明星卢碧云等艺坛名宿,风流人物,数不胜数。 年鸦片战争以来,丰台镇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抵抗,为捍卫国家主权做出了流血牺牲。年,丰台一带组建义和团、红灯照,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年10月,红枪会、大刀队在丰台城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丰台镇先后有近百名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宝贵生命。 而今的丰台镇,不仅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博采众长、熔古铸今,逐渐打造成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特色文化产业。首先,丰台镇保留了县内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天尊阁。此外,丰台镇还保留了传统的木板年画和剪纸、皮影、染纸等工艺,并发展了多家木雕作坊。年,丰台镇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民间特色艺术之乡。 明嘉靖年间,丰台镇开始修筑城墙并修建了六座城门,所以在解放前,丰台镇还有个“六门庄”的别称,过去,为了和北京的丰台区分开,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作东丰台。据调查统计,至清末民初,仅丰台镇内四个村就有大小庙宇二十座,庙场较大的有云应寺、天尊阁、龙王庙、娘娘庙、观音祠、吕祖祠、财神庙、关帝庙等八座庙宇。此外,丰台镇还建有兴隆桥、丰乐桥、文明桥、卧龙桥、起凤桥、落凤桥、腰带桥七架古桥。丰台西村还修建有占地百余亩的刘总督家茔,刘总督墓地建有围墙、石门,里面有华表、石官人、石马、石骆驼、石羊、石狻猊、石香案、供桌、香炉等数十件大型石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几座庙宇都是当地望族的家庙,如关帝庙就是清康熙朝浙闽总督刘兆麒的家庙,据考,庙里的大铜钟为皇家御制。刘氏家谱原文内容为“康熙六年四月吉旦造,皇帝万岁万万岁大清国京都顺天府通蓟道宝坻县东南丰台关帝庙铸铜钟一口”。刘家庵和龙王庙均为中书刘氏家庙,单氏家族建有单氏宗祠,娘娘庙据说为齐氏家庙,丰台镇的繁华富庶由此可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