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我们都知道,《射雕英雄传》,是围绕郭靖来写的故事。

写一个蠢笨如牛的穷屌丝,如何逆袭成为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故事。

郭靖是射雕里绝对的男主。

他长得不帅,嘴笨,脑子也不聪明,人家一天能学会的武功,他要学二十天,还不一定能学得会。

但是他勤奋,天天练武,被摔得鼻青脸肿,却从来不畏困难,每天早早起来吃了饭,就出去练功(挨打)了。

跟郭靖相对应的,有一个男配,叫杨康。

是郭靖父亲郭啸天的结义兄弟杨铁心之子,从他们母亲的怀孕时间来看,杨康比郭靖小一个月。

两人的名字合起来,便是“靖康”,有不忘“靖康之耻”的意义。

村姑陈感觉,金庸先生写杨康,完全是为了反衬郭靖。

用杨康的帅,反衬郭靖的不帅。用杨康的聪明,反衬郭靖的蠢笨。用杨康的长身玉立,反衬郭靖的普普通通。用杨康的失败,反衬郭靖的成功。

说一句题外话,好像金庸先生笔下,长得帅,家世好,武功高强,还很会说话的男子,几乎都没有好结局。

比如,杨康,欧阳克,慕容复,汪啸风,陈家洛,林平之。

正如,现实生活中的徐志摩。

杨康的存在,是反证。

金庸先生想证明,两个年岁只差一个月的孩子,父亲的趣味相投并结为异姓兄弟,然而,这两个孩子,生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成年之后,却长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性子、两种价值观,并收获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

郭靖,妈妈在大雪地里生了他,靠母亲劳作养活,在蒙古包里长大,活脱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屌丝代表。

杨康,生在金国的王府里,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是他的养父,视他为己出——完颜洪烈这老头不错,专一,虽然使手段娶了包惜弱,却只爱她一个,连儿子也不曾多生。

这样的两个人,一个是社会底层穷小子,一个是上流社会贵公子,原本应该一个继续社会底层下去,一个继续上流社会,甚至有可能继承皇位。

然而,不同的性格,却促使他们的人生,最终掉了个个。

小王爷杨康,机关算尽,中毒而亡。

傻小子郭靖,凤凰涅槃,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大侠。

后人评射雕,说,若杨康不生在金国王府,完颜洪烈不要那么宠爱他,那么,也许他的人生,将会改写。

年岁相仿、天性本善的两个婴儿,只因为生于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与教育,便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那么白茶呢?

为何采摘日期只相差两天的两款白茶,口感却相差很大?

首先,生长的时间长度不同。

早两天采摘的那款白茶,生长时间会少了两天。

晚两天采摘的那款白茶,生长时间会多了两天。

这有点拗口。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栗子:

例如,这两款白茶,一款是4月4日采的,一款是4月6日采的。

4月6号采的那款,就比4号的,多生长了两天,多吸收了两天的天地精华,多吸收了两天的有机物和其它养分。

就像两个孩子,8个月生的,和8个半月生的,体重身高以及身体器官的发育,都不相同。

人类,晚生的那个会发育得更成熟一些。

而白茶,晚采了两天的那款茶,和早采了两天的比起来,芽头却要小一点,叶片却要大一点。

等级嘛,却要略低一点。

有的时候,如果天气不作美,甚至等级还会相差一大截。

假设,那年的春茶季天气热得快,气温升得快,晴天多。

那么,4月4号采茶,还可以采白牡丹等级的。而到了4月6号,叶片都长开了,长宽大了,只能采寿眉等级的了。

若这两款相隔仅两天的白茶,两款都是牡丹,或者两款都是寿眉,那可能口感相差并不会太大,都在同一种类型里变化着。

若正好遇上等级更迭的时期,一款是寿眉,一款是牡丹。或者,一款是白毫银针,一款是特级白牡丹。

那么,它们的香气与滋味,便会有极大的不同了。

差一天、两天,口感便差别如此之大,面目风情便如此迥异,也唯有白茶,会有如此迷人的魅力了。

当然,由于春茶季茶叶生长迅速,这种生长时间上的长度给白茶的口感带来的影响,在春白茶身上,是很显而易见的、很常见的。

但在秋茶季,茶叶生长缓慢,这种两三天生长时间差对茶叶的影响,便不太明显了。

其次,加工时的天气情况不同。

依然是以4月4日和4月6日两天采下来的白茶为例。

4月4日,也许是晴天,也许连续三四天都是晴天,可以兴高彩烈地做一场纯日晒的白茶。

而4月6日,也许也是晴天,但接下去可能就连续几天都有雨,或者是阴天。那便做不成纯日晒,只能做室内萎凋。

大家都知道,日晒的茶和室内萎凋的茶,由于遭遇日光的作用程度不同,与空气对流的环境不同,香气和口感,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也有可能,4月4号和4月6号,两天都是雨天,或者两天都是晴天,同样的天气情况,是不是茶叶的口感就差不多了呢?

也未必。

即使同为日晒,或者同为室内萎凋,不同的日期,气温不同,日照的时长不同,阳光的烈度不同,都会让做出来的茶叶,香气和滋味有所差异。

另外,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对茶叶的品质起到影响。

有的日子,湿度较低,茶叶干得便要快一些。而有的日子,湿度较高,茶叶干得要慢一些。

干得快些的茶叶,有机物保持得就较多。而干得慢一些的茶叶,有机物保持得就少一点。

虽然这“多”和“少”,只是微弱的数量上的差别,但一个懂茶的人,把两款茶叶泡成茶汤之后,便会发现,口感上有细微的差别。

还有一个影响白茶口感的因素,是加工时的气温。

春茶季温度较秋茶季低,但气温不稳定,呈上升与下降交替出现的曲线。

温度高的天气,茶叶容易干,但也容易晒伤。

温度低的天气,若正好有太阳,躺在水筛里的茶叶,会感觉比较舒服,比较惬意,加工好之后,你能在茶汤里,喝到制茶那天,太姥山上云淡风清的味道。

第三,储存环境。

白茶加工好了之后,在不同的环境里储存,也会生成不同的味道来。

就像郭靖和杨康,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在不同的国家长大,便会生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为人处事方法来,最终,得到不同的命运。

有些白茶主人的仓库,比较干,湿度能达到10%以下。有的仓库湿度则没有这么低,要达到40%左右。

当然无论是10%的湿度,还是40%的湿度,都是合适的白茶仓库湿度数值。

但是,在不同的湿度环境里,陈化出来的白茶,必然会在香气和滋味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另外,房间的温度,也会影响所储存的白茶的口感。

南方的仓库,普遍温度较高,一般能达到25-30摄氏度左右。

北方则全年清凉,仓库的温度顶多25摄氏度。

这不同的温度环境,自然会让白茶生出不同的香气和汤感来。虽然香气和汤感的区别不太大,但若储存的时间长了,喝的人再细细地喝,必然是能喝出不同来的。

有的白茶主人,生在南方,湿度既高,温度也高,还不肯开空调抽湿。

这便会导致房间里,形成又热又湿的空气环境。

储存的白茶,一经过春天的梅雨季节,再经过夏天的酷暑天气,在台风天的闷热潮湿里再折腾过一回,到了秋天,仓库里的茶叶,必定是妥妥地受潮了,生生闷出酸梅味来。

每当看到这样的白茶,村姑陈就心痛得无以复加。

只想把这些白茶,都搬到S师傅的仓库里去。

好好抽个湿,再降个温。

希望能回复一些昔时花香清雅,汤水润滑的风采。

橘生淮南,与生淮北,有截然不同的口感。

郭靖杨康这对在娘胎里就结义的兄弟,后来也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这些生日只差两天的白茶,只因为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在时光的翻云覆雨手打磨下,也焕发出了不同的风采。

白茶敏感而多情。

村姑陈只愿,所有的白茶,都能得到温柔相待、妥贴珍藏。

唯愿采摘时阳光灿烂,加工时阳光普照,储存时仓干屋燥,冲泡时,器准水清,让它能充分释放自己那独特的美。

那充满花香的,丰润的汤水。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欢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