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明末是出汉奸最多的时期,有钱谦益、左梦庚、吴三桂、赵良栋、洪承畴、孙得功孙之獬、范文程等大汉奸。其中对清朝入主中原平定海内功劳最大的便是吴三桂、范文程和洪承畴三人,如果说吴三桂是武,范文程是文,而洪承畴则文韬武略。明朝末年吴三桂固守宁远,他还率兵多次击败清军的进攻,并多次拒绝其舅父祖大寿替清军对他的招降。农民军兵临京城下,明廷下诏吴三桂弃宁远回援京师,他于三月十六日抵达山海关。

三月二十日吴三桂到达丰润,却听说农民军已经在前一天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吴三桂面临两难选择,他手下只有区区四万兵马,非联李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投清是背明,落汉奸之骂,降李则背主,负不忠之名。正在这个时候,李自成的使者到了,北京城内的父亲吴襄为全家性命打算,也亲笔写信来劝(作者认为也可能是被农民军所逼)。吴三桂决定交出山海关,率部下赶赴京城。

到达顺义时,吴三桂得到消息,农民军入城后,疯狂捕拷明朝降官,大肆抢掠金帛美女,他的老父遭刑讯,爱妾被霸占,亲属受侮辱。吴三桂大怒,回师重新占领山海关,并以大明孤臣的身份,派使者到清营“借兵复仇。”吴三桂从山海关一直打到云南,为大清打下了半壁江山,后来又亲手绞死了南明永历皇帝。其实作者认为吴三桂本意是想用明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的京畿地区换取清兵来灭大顺,以期达到清、明南北而治。

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了,在吴三桂之前还有许多明臣降了清,其中最著名的是范文程和洪承畴。对于清王朝的建立,作者认为范文程的作用甚至还高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范文程的经历,颇有些像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中行说,范文程祖籍江苏,是宋朝大学土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洪武年间获罪,于是全家就从江西的乐平县被谪往当时的边陲重镇辽东都司的沈阳卫,范氏从此成为沈阳人。

范文程年轻时喜好读书,平素有远大的志向,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养成一种沉着、刚毅、聪颖、机敏的性格。后金兴起,努尔哈赤叛明,范文程主动投靠后金,开始与大明作对。努尔哈赤一开始采取的是贬低汉人的政策,皇太极吸取了他老爹与袁崇焕屡战屡败的教训,开始缓和满汉矛盾。范文程受到破格的重用,此后以其特殊的地位与才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然地成为皇太极的主要亲信谋臣。

公元年秋,皇太极率十万大军避开明朝在山海关、宁远和锦州一带布置的重兵,绕道西路经明朝防务空虚的地区,从喜峰口进入关内。皇太极自率主力直趋北京,留下范文程率兵守遵化以为退路。明军进行反扑,范文程则一马当先率军奋力作战,打退了明军的进攻。皇太极又派范文程去潘家峪、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和大安口等处说降,结果“凡五城皆下”,兵不血刃。

当明军反包围大安口时,范文程使用火炮进攻明军,又解了围。就在这次进军北京与明兵反复争夺城池的战斗中,范文程能攻能守,立下赫赫军功,被皇太极授予世职游击之职和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范文程还向皇太极进献反间计,猜忌多疑的崇祯果然中计杀掉了袁崇焕。袁崇焕一死,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犹如自毁长城,再无栋梁柱石可以依赖,关内农民军又动摇了明朝的根本,明朝至此已经日暮途穷。

范文程立此奇功,成为清朝汉人第一位高权重者。而洪承畴就更不得了,他对于清朝的作用甚至高于范文程和吴三桂。范文程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到崇祯时他已是兵部尚书,同时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洪承畴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以忠节自命。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援救被皇太极围困的锦州,松山一战,因受崇祯掣肘,丧失战机,兵败被俘,洪承畴深受皇太极礼待。

顺治元年李自成推翻明朝,崇祯在煤山自缢,多尔衮踌躇不前,洪承畴献策“流寇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而“我兵之强,天下无敌,将帅同心,步伍整肃,流寇可一战而除,字内可计日而定”。并具体提出严肃军纪,“安抚百姓,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三不政策,投降者封赏,抗拒者必诛,制订严密的行军路线和用兵方略,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和主张,向南进兵。

同时,同时洪承畴努力说服多尔衮改变过去进关掠夺财物和任意妄为的恶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清军顺利攻占京城。洪承畴因功被清廷授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初重臣。顺治二年,清军南下受阻,命洪承畴总督江南军务。洪承畴采取以安抚为主、进剿为辅的策略,八年征战,经略五省,平定西南,彻底剿灭南明永历政权,为清廷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康熙时期,洪承畴病逝,清廷为巩固其统治,笼络降臣为其效命,称洪承畴为“贤良之臣”,“特授世及之荣,以示酬佣之典”。作者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在明朝屈辱无能的大臣们投降清朝之后,一个个都焕发了青春活力,在与自己同胞作战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气、谋略和聪明才智,真令人叹为观止。吴三桂、范文程和洪承畴当初在明朝,并没有显出非常卓越的文韬武略,可一旦降清后,变得像豹子一样凶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