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由于邵大亨承上启下,继承发展,使其流派香火不断,佳作时断时续,层出不穷。并经由民国时期制壶名手程寿珍的推崇,使光货素器盛行于世,为世人所喜爱。程寿珍所制的掇球、仿鼓、汉扁最负盛名,沉静稳健的造型,色雅丰润的姿态,端正完美,古典大方,代表了民国时期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最高水平,于是有“价随声高”之誉。尤其是程寿珍晚年代表作掇球壶与大亨掇球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其壶身、壶盖、壶钮均为球形,以盖钮出气孔为中心点,大中小三球重叠,巧妙利用黄金分割,使其形体丰满壮实,视觉极为舒适,制作工艺精致,把玩恰到好处,被视为茗壶艺术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典范,成为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经典名作之一。

程寿珍之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紫砂业界屡遭重创,逐渐沉沦、衰落。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逐步走向恢复期,再经过十多年的沉寂孕育,终于造就出当代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人称“壶艺泰斗”、“紫砂巨匠”、“时大彬第二”的顾景舟。

顾景舟,原名景洲,艺名曼晞、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自怡轩、老萍,宜兴蜀山上袁人。早年继承祖传,亦承袭家中制壶客师储铭的技艺,艺成后至上海仿古作陶,反复描摩,悉心研究,制品与传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间广交朋友,切磋陶艺,出手不凡,一举成名。五十年代后期,顾景舟与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结为知友,共同设计紫砂提梁壶,经由顾景舟精心制作,并历经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四次精心修改,终于成功,定名为提璧壶,其壶被视为国宝,珍如拱璧。顾景舟以严谨工致闻名于世,以推崇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为荣,以提倡“刮、压、削、勒、推”等工艺技法为基础,以强调工具制作改革为根本,并随时将创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一生创作精品甚多,书扁、汉云、鹧鸪提梁、提璧、僧帽、井栏、石铫、上新桥等等无一不精制完美,泥色莹洁,外观淳雅,格度灵秀,调谐均匀,圆润工致。海内外一致赞誉他为“壶艺泰斗”,是紫砂壶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顾景舟所制茗壶充分体现出他对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美的孜孜追求。一丝线条、一点方圆、一个线角、一块空间,以至曲直上下,疏密虚实都可以显示生命和精神之所在。他所制每件精品,不仅是从视觉上让人感到满足和享受,而且从触觉上让人感到愉快和惬意。顾景舟主张紫砂壶是让人用的,坚持艺术与实用相结合。这些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道理,实质上深藏玄机,奥妙无穷。只有在实践中再认识,才能逐步悟出其中奥秘。在顾景舟的毕生追求和艺术探索中可以领会到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美感所在。顾景舟把裸胎艺术当作是紫砂光货素器的最高境界、最佳表现形式。所以顾景舟一贯强调茶壶的好坏主要表现在耐看、耐用、耐摸、耐玩。真正是一把称之为“裸胎艺术”的上好紫砂光货素器,毕将是顾景舟所希望与要求的,越看越爱,越摸越惬意,越用越古朴,越玩越舒服,最终成为离不开手,离不开口的终身伴侣。这实质上也就是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底蕴内涵、最佳效应和魅力所在。

顾景舟所制提璧,亦称提壁茶具。壶通高14.5公分,口径7.8公分,此壶以其盖面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底钤阳文篆印“景舟七十后作”,盖印“顾景舟”。整体造型以微曲线组成,以玉璧形象为盖。其钮为一缩小璧形。钮面饱满,形成微微凸起的曲面,壶口用一道云肩抽线和壶身分隔。壶身的基本形态为璧形之放大,寓变化于重复之中,把方正的璧形侧面变成向里微凹的曲面,双曲线的利用,使之突现生机。底部收拢,支点缩小,托起壶身,更显丰富活泼。壶流从底部弧线顺势输出。修长微曲,简练颈挺的提梁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整体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制作一丝不苟,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既有形式上的贯气,又兼实用上的理趣。笔笔生花,妙趣横生,力度凝重,气度宏宇,格调清新,风云别致,在材质、工艺、内涵、形式、功能上均臻上乘,不愧为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该器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

顾景舟所代表的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成就已远远超过明代时大彬、清代邵大亨等人,其影响也早已超出国界,誉满海内外。提起顾景舟,无论艺术圈、文化界、还是港澳台,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至于在家乡江苏宜兴,他的名字也早已成为一种荣誉,一种骄傲和一面旗帜。各种志书、文史、报刊、电视,均给予顾景舟很高评价。顾景舟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设计上一丝不苟,工具改制上严格追求,使其传统更加发扬光大。顾景舟与科学家、陶艺家、艺术家结交,推动了紫砂事业的发展。顾景舟多次参加古窑址的发掘研究,对历史沿革、名人传记、古陶鉴定作资料搜集并发表专刊论文,对紫砂研究作出重大贡献。顾景舟授徒传艺,辅导育才,培养出一批高级工艺美术人才,奠定了紫砂技艺的新基础。顾景舟博学多才,开办的一期期紫砂陶艺讲座,亲自设计与指导的紫砂精品,以及各地举办的宜兴紫砂精品展,为整个紫砂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顾景舟为代表的紫砂光货素器体系流派,其裸胎艺术被当作国宝珍品,艺术瑰宝,为世人所珍重、喜爱、崇尚、追索,不惜巨金收藏品玩。顾景舟作为“一代巨匠”、“一门宗师”、“壶艺泰斗”而载入史册。

顾景舟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将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推向新的高潮,并得到各届人土的认可与尊重。年9月,绘画大师吴冠中回故乡宣兴,香港罗启妍小姐受香港收藏家罗桂祥之托专程从香港赶来,想请吴冠中题画定做两把紫砂壶,一把送大英博物馆收藏,一把自留。然吴冠中借同顾景舟交谈婉转拒绝。这究竟是为什么?据宜兴报人许周溥先生《吴冠中欣会顾景舟》回忆,吴冠中说“紫砂壶造型古朴雅致,线条简洁流畅……时代气息主要靠造型来表现,并不需要外加什么东西。”(指绘画刻字装饰之类)顾景舟则说“茶壶是喝茶的,是实用的东西……捧起茶壶也是一种享受……要越用越喜欢,越看越高兴才行。”

在《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中用较长篇幅重复了这次回忆。吴冠中强调了紫砂光货素器的裸胎艺术美是古朴美,自然美,拒绝在壶上题画刻字。同样,顾景舟却重复强调了怎样才能领会体验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美的精神实质。在绘画大师与制壶大师眼中,其观点是相对一致的。

顾景舟在长期探索、研究、实践中,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坚持高举紫砂光货素器这面旗帜,坚持在裸胎艺术上继承传统,在传统中求创新,在继承中求发展。他一生坚持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方向不动摇,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几十年风风雨雨,使人们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不接受走向接受,从不认可走向认可,从不承认走向承认。正由于顾景舟对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坚持、推崇、实践、探索、继承和发展,以自身的严谨的工艺追求,才赢得人们对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理解和推崇。尽管在理论方面顾景舟并没有给予系统性地归纳总结,但从实践上来说,他却是一贯坚持并追求的。所以说,顾景舟作为紫砂光货素器的杰出代表和一面旗帜,是应该肯定的。

总之,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经明代时大彬倡导,清代邵大亨继承,再经当代顾景舟发展,这种自成体系的艺术已经定格,更趋成熟,必将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必将在陶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紫砂光货素器的裸胎艺术美美在哪里?归根到底,美就美在一丝不挂、古典大方、朴实无华、自然素淡、原始雅致、实用把玩、简洁明了……或粗朴、或精致、或端重、或隽永、或灵秀、或精巧……只有在心与眼的发现中、领会中、体验中,才能有更深层次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又分别在不同类型、不类别的人身上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奇特效果,各种各样的节奏韵律,各种各样的无穷乐趣。只有沉浸在这种艺术感受之中,才能最终领悟出人与壶的结合,心与壶的结合,人与泥的结合,心与泥的结合,制壶者与使用者的结合,才能最终领悟出主题、思想、精神、内涵,才能领略到制壶者独特的个性和见地,才能最终在壶的形体之中发现体会制壶人的情感和用心良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