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化铸魂、底蕴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凝心聚力加快建设文旅新城,让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

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深厚、持久、最具魅力的元素。

近年来,我区精心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文旅空间布局。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力推进潘家峪整体开发,治理村容村貌,还原民俗风情,努力把潘家峪打造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乡村振兴“双样板”。

同时,抓好曹雪芹文化园4A级景区建设,成立曹雪芹研究会,谋划建设红学博物馆。启动实施70公里还乡河生态旅游休闲带建设,打造贯通全境的城市中轴和景观长廊。

打造民俗风情,共创特色城市。

多年来,我区聚焦展现民俗风情,筹建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馆,挖掘整理评剧、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冀东文艺三枝花”绽放新彩。强力推进腰带山、聚仙谷周边和邱庄水库沿线景观发掘整理;养生山吧、山水人家等特色业态发展,积极筹建文化山水、田园特色休闲度假区,让更多游客了解丰润、走进丰润。

丰润之美,美在文化璀璨,美在山青水秀,美在人文多彩。

“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的全景丰润正在加快建设中。截止目前,我区有旅游景区景点12个,其中国家3A景区4家、2A景区1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6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年接待参观游客达余万人。

记者:李娜张岩

制作:小爱惠惠

编辑:赵艳艳刘瑞祎于淑杰

主编:董攀刘华建苏立颖王小弘

监审:王树兴

原标题:《看!丰润文旅这些新变化》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