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静升王家源出太原,元仁宗星庆年间,也就是公元年-年迁入静升。距今年的历史。元明清三代家族经历了由农到商,由商到官的两大转折。最后以官宦定位。家族兴盛长达多年,鼎盛八代,在鼎盛的多年中,家族共修建了六座城堡,五条巷子和一条街上的店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包括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和孝义祠堂四部分。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高家崖建筑群,它建于清朝的嘉庆年间,距今年的历史。占地平方米。是由王氏第17代王汝聪和王汝成共同修建,所以主要由两个居住单元组成。 我们首先所在的是老大王汝聪的敦厚宅门前。门前的这道影壁为须弥基座、高浮雕壁身、四阴瓦顶。壁心图案不同于我们一般见到的龙凤呈祥或福寿图案,而是狮子滚绣球。 相传雄狮和雌狮在嬉戏玩耍时,身上的狮毛会自然脱落,团成中间的绣球,上面的小狮子就是从绣球中诞生的,所以老百姓便说:“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狮子是在两汉之际随佛教一同传入我国的,起先有护法的作用,发展到后来又成为权势的象征,所以从侧面反映了王家很有社会地位。从哪里可以看出很有社会地位呢?我们转身来看这座门楼。 您看中间高两边低,远看好像雄鸡昂首,所以叫鸡头门,又叫大吉大利门。在古代只有五品或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修建这样的门楼,老大王汝聪当时是刑部山东司郎中,正五品官。门楼的装饰非常的漂亮,以木雕和砖雕为主。中间突出来的两头尖的部分叫宇衡板,它上面中间所雕刻的是古琴,东面有棋盘和棋子,两面有书卷和画卷。琴棋书画说明王家是地道的书香门第。下面有四根吊柱,分别雕刻成了一朵花,中间两朵为牡丹,靠墙的两朵为荷花,合起来表示富贵清廉或富贵多子,两旁为砖雕,四对八幅,左右对称。第一层雕刻凤戏牡丹,表示富贵常在;第二层雕刻书卷画卷,隐含儒雅;第三层东面是东方神,西面是西方神,期盼长寿;第四层东面为红孩儿,西面是哪吒,红孩儿避火,哪吒避水,所以用了镇宅辟邪的。门前的两个石墩子为上马石也叫下马石,是过去骑马用的,同时也是门第的象征。 进来后我们先看一下这块将近五平米的石雕山水影壁。它是采用江南特有的鱼子石雕刻而成。上面采用国画的阴线手法雕刻有山、有石、有水、有亭台楼阁、松竹人物。是典型的江南风景。因为王家有许多人曾经在江南为官和经商,所以整个建筑装饰融南北风格为一体,这一点您在参观过程中也会逐步感受到。 我们象征进来的是前院,是主人社交活动的空间。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北为客厅,一般客人在南厅接待,达官显贵则在北厅接待。东西为管家账房先生居住。 在这个院落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厅前的这组木雕挂落,雕刻从底向外分三层:第一层平面阳刻团花底纹,您可以看到在靠近每一根柱子的角落里,都雕刻有一瓶花,在它的周围有一团一团像铜线一样的底纹;第二层有吉祥物,从东面起有佛手,夹一个方框有荷叶、折扇、贝叶、手卷、葡萄、盆景、芭蕉等,中间有祥云飞龙,飞龙在天表示主人前途无量,光明无量;第三次所雕刻的吉祥物有钟鼎尊等。它是在一块木板上雕刻,保存了近年。往下您会看到每一道门上都装有一个精美的架子,叫做帘架,既然是帘架,肯定是用来挂帘子用的,除此以外它还有装饰的作用。可以使门与房间的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接下来大家在往房檐底下最边上看,有方中套圆的砖雕,里面有梧桐树、鹌鹑鸟、菊花。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子,所以鹌鹑、菊花、落叶取谐音为安居乐业。 再来看一下厅前的这组台阶,用青石垒砌而成,因为它从三面都可以随意上下,所以叫如意台阶。 上来之后再看门前的这块过门石,它上面所雕刻的是一幅江南水景:这是一只水鸟鹭鸶,两边有荷花,荷花也叫莲花,鹭连荷取谐音一路连科,希望子孙在科考制度下,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一路连科,步步高升。 这个玻璃框中所展示的是从97年开始历年向游人所开放的景点,其中文庙不属于王家,它是元朝时由村里人集资修建的,距今有近年的历史。古代的文庙一般只建在州、府、县的所在地。而静升只是一个村子,在村里建文庙是极其罕见的。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王家的高家崖建筑群。从模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四面都是围墙,是一组全封闭式的古堡建筑群。 有东西南北四道门,大家刚才是从东门进来的,它是主门。 南门一般不开只有婚丧嫁娶、接圣旨等重大事件情况下才开。 西门在亭子底下,通过石桥可以连接两组建筑,北面在东北角专供家丁出入。刚才我们提到它是由兄弟两个合伙修建的,所以东面是老大的住宅,中间是老二的。 两面是两家共用的书院和花园。它内部的结构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就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部局,即前院社交后院居住。在每一组主体院落的后面都有各自的私塾和厨房,北面是供家丁居住的围院。 东面有磨坊院、长工院和车马院。功能齐全,成龙配套。 与它一桥相连的是红门堡建筑群,占地平方米,因为他是在一个很高的山坡上修建的,所以气势非常大,建筑从低向高分四层排列,东西对称,中间一道为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以姓氏来布局建筑既有引福致祥的含义,又训诫子孙要世守祖业,不忘祖先。堡内有2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现在开辟做书画馆、珍宝馆和王氏博物馆。 这是一座祠堂,是王家五座祠堂中唯一向游人开放的一座。是奉旨为王氏第十五世王梦鹏修建的。这就是目前王家向游人开放的三组用于参观的建筑群,但是把它们加起来还不足总面积的1/5,所以说王家的建筑是非常庞大的。 这是老大家的厨房,用内三外四七道门把它分隔成三个等级院,长工和短工在下面的三等院吃饭,管家和账房先生在中等院吃饭,主人则在楼上的高雅餐厅用餐。在这里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吃不同等级的饭菜。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门口的石头叫门枕石,在建筑中起加固门框的作用。王家大院的门枕石造型非富,雕刻的图案也各具特色,这对门枕石采用了字画结合的雕刻手法,粗看是花,细看是字。分别是松竹梅兰四个字,花中四君子。体现了主人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是一个条带小院,它的作用是把前院和后院即分隔有连系在一起,是一个过度性的空间。 再看这组垂花门,有四根吊柱,每根吊柱都雕刻成一只柿子,里外四只,表示事事如意,一年四季都如意。下面的戗杆用竹皮包裹,上面再用铁钉铆出“卍”字不断头的图案,与上面连起来又表示万事如意。 现在就进入了后院,这里是主人居住的地方,按照常规,正面的窑洞住长辈,西厢房一层住儿孙、媳妇,二层是小姐的绣楼。 这个院子里的窗户比较讲究,大家看正窑中间书条纹的天窗,您站在下面看感觉它是向外突出来的,如果站到绣楼上看会感觉它是向里凹进去的,那实际上它是平面的。再来看一下厢窑的窗户,每个窗子中间都刻有一个“寿”字,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六扇窗户,六个寿字,六种不同的写法,“寿”的两边为我们一般见到的锦都是“”字不断头。而在这您仔细看一下,是三横一竖“王”字不断头,是希望王家子孙步步如锦,前程似锦。 我们在来看一下这尊柱础石,它是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整体造型为宫灯,它有三个作用:负荷、防潮、美观,图案从上往下分六层:第一层是鼓,荀子说:“鼓为天,钟为地”。鼓代表天,所以在最上面;第二层为锦缎表示,表示锦绣前程。第三层为蝙蝠和祥云,表示福祥双至;第四层为草龙,用以辟邪;第六层为如意底座,寓意吉祥如意;第六层是回纹不断头的垫子。这种柱础石在一般的老板姓家中很难见到。一般我们见到的是圆鼓形的,而在王家大院的柱础石除了宫灯造型以外还有花瓶型、六锤型、须弥座造型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造型呢?因为因为柱子加工成了不同的形状,它要和柱子的外形保持一致。 接下来我们参观一下小姐的绣楼,大家看脚下的台阶有十三级。说以前的小姐十三岁上绣楼,十四岁蓄发,十五岁出嫁。在拐角处还有七级台阶,就是说小姐最多在楼上住七年二十岁还嫁不出去,就会被人嘲笑。 这里是围院,为什么叫围院呢?就是因为它以院代替墙把整个院落围起来了, 这里是家丁居住的一共有四座院落。利用这的自然制高点可以俯视全堡,鸟瞰八方。防御功能非常强。从这道门进去就是老二家了。 这里是老二家的祭祖堂,里边供奉静升王家比较重要的三位人物,通过他们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王家的发展情况;中间这位叫王实,就是他在元朝率先从太原迁到静升居住,所以被尊为静升王家的始祖,您可以看到他是一幅标准的农民打扮,所以是以种田为生,他在种地之余兼营豆腐,所以王家起先可以说是卖豆腐起家的。第三代开始进入明朝,随着人丁兴旺,王家开始士农工商全面发展,但是整个明代王家基本以经商为主,做官的人不是太多。一直发展到清康熙12年,吴三桂举兵叛乱,第14代的王谦受(东)和他的弟弟王谦和(西)正在河北、山东和内蒙一带做皮货和马骡生意,于是借贩卖骡马的优势向朝廷捐献了24匹战马,紧接着又为朝廷筹集军粮。这一举动使得康熙皇帝龙颜大悦,便封给他们每人一个四品官,以这为契机,王家开始大规模向官场迈进。从他们俩开始到后来的五代人当中王家共有5---2品以上的官员位,(其中二品2位,三品4位),其中两位参加过千岁宴,(王谦受就是其中的一位),两位受过朝廷的内廷召见,可见王家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很高。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老二家的后院,王家大院是以三雕艺术为载体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个院落就是砖、木、石三雕保存最完整的一个院落。 我们先看一下木雕的窗棂,在这里主人打破了传统的做法,而把每一扇窗户都做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既可以通风采光,又能使主人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丹崖碧水、茂林修竹,而且每一扇窗户都包含一样吉祥寓意。 中间雕刻锦鸡玉兰,鸡有文、武、仁、勇、信五德,所以表示主人玉树临风、五德俱全。两边瓶子里插有莲花,希望子孙做官清正廉明,还有香炉里冒着一缕烟,是希望王家能够香火不断,子孙兴旺。两面两边是凤戏牡丹,中间是杏林春燕,因为以前殿试都在二月杏花开放的时候,科举及第的举子朝廷要设宴款待,所以杏林春燕就表示科举及第,东面就是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底下的窗户是一个圆,周围有四只蝙蝠,表示四福齐来。这个院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些墙基石,除了用来加固防潮之外,每一块石头都雕刻一幅图画,又可以起装饰作用,每一幅图画又是一个故事,用以教育子孙。 这是一幅“五子登科”,说的是后周窦禹钧不仅自己博学多才,而且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先后登科,也叫五子夺魁。您看到这五个儿子都站在桂树底下,古人把科举考试叫做蟾宫打桂,希望子孙科举及第。 您在看这个小孩手里拿的戟,戟上面还挂了馨,旁边的这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如意,合起来为吉庆如意,再看这个小孩手里拿了三个桂圆,表示连中三元。这个孩子手里拿着魁,另外一个小孩一举,他以夺,表示一举夺魁,这个画面都与科举有关。 第二幅是“状元及第”,也叫“指日高升”,您看画面上这位状元郎,头戴状元帽,身穿状元袍,一手叉着腰,神气扬扬,前面有人牵着马,后面有人打着华盖,一看就是一位新科状元。他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好像在说:“我中状元了,离做官的的日子不远了”。指日可待也就是所谓指日高升。及第之后朝廷就会派人前往家中报喜。所以两边雕刻的是“飞马报喜”,您看画面上差役骑着飞马,快马加鞭,插着杏黄旗前往家中报喜,画面上还有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所以这些画面即时独立成章的因为每一幅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又是巧妙连环形成一幅连环画。 再看东厢房墙上的石雕,这边三幅都是说媳妇的。 第一幅“麒麟送子”说的是孔子出生前,有一只麒麟降落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上写“水晶之子衰周而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做王的才能,可是没有做王的命。后来孔子成为了一代文圣。从此就有了麒麟送贵子的说法。在这里希望王氏家族多出贤德之人。第三幅也是送子图,叫“心鸡送子”心鸡就是公鸡.公鸡会打鸣,取谐音,功名贵子。就是说只要进了王家做王家的媳妇,就要多生功名贵子。 当然除了生孩子以外,对媳妇还有别的要求:我们着重看一下第二幅雕刻“康夫人乳姑奉亲”,雕刻的是24孝当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唐朝节度使崔南山的祖母在年轻时念自己的婆婆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不便吃五谷杂粮,便用自己的奶水予以奉养,这是他的儿子,您看他穿着肚兜,光着屁股,显然还是吃奶的年龄,却被旁边的仆人拿着货郎鼓哄走了,奶水留给婆婆吃。上面有玉兰花,中间有牡丹富贵花。,旁边还有莲花,台阶上一只猫正在扑戏一只家雀,张开翅膀好像一只蝴蝶,猫蝶取谐音耄耋,俗话说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为耄、九十为耋。八九十岁称耄耋之年。表示高寿。与此同时,主要是体现了妇女在家庭中的一个重要地位。 大家想一个家庭中要是有这么贤惠的妻子的话,那么就会有这么孝顺的儿子,那他的家庭就一定会出现富贵、清廉、高寿的繁荣景象。您在看整幅画面,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婆婆的发丝、耳环、皱纹表明她年岁以高,而媳妇的面部非常丰润,眼神,手的动态以及一幅卷起来的褶子,整个雕刻都很细腻。 接下来在看西厢房墙上的石雕。这边三幅都是教育儿子的,第一幅“天马行空”,也叫“海马流云”。是希望子孙能像骏马一样鹏程万里,前程远大。 第二幅也是二十四孝当中的故事“汉江革行佣供母”,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初年,当时兵荒马乱,江革于是背着母亲四处逃难,不行路遇盗寇追杀,他便苦心哀求盗寇希望能够放过自己年迈的母亲,他的孝心感动盗寇,于是就把他们母子放了,江革这一路上就是靠给别人做佣人来供养自己的母亲,为此朝廷举孝廉是便让江革做了官。这幅雕刻最为传神,您看江革背着他的老母亲边跑边回头看,他在看什么呢?肯定是看盗寇追到哪了,您在看盗寇举着大刀,腰别着大斧,络腮胡子都飞起来了,表明他的速度非常快,树上有两只鹦鹉,这只低着眼睛,分明是在窥视盗寇的动向,嘴张着,头微微的偏一下,表明正悄悄的把它看到的情况传递给另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向着江革的方向,好像在说:“快跑,快跑盗寇追来了!”这只鹿很胆小,已经吓得躲到树后边不敢出来了,衬托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能把故事以及相关的细节在一块石头上都雕刻出来,表明构思是非常巧妙的。 第三幅是“吴牛喘月”。吴牛指的是江浙一带的水牛,由于南方气候炎热,它很害怕太阳晒,晚上月亮出来了,它看见亮亮的,误认为是太阳,吓得浑身冒汗,直打哆嗦。故事本来是用夸张的手法讽刺那些胆小怕事的人,在这里则是主人告诫自己的儿孙,不管前程多么远大,做多么大的官,但是在这个社会上,尤其是官场上做事,还要像吴牛一样谨慎,本分,夹着尾巴,以免触犯朝廷的戒律清规。 转身我们再来看绣楼槛墙上的砖雕。绣楼的两边都有,对称的,从上往下分四层,第一二层是吉祥花草,第三层大方框是八仙人物,从北边起,第一格是骑着毛驴的张国老,隔两格是拄着拐杖的铁拐李,夹一格是吹箫的韩湘子,最后是何仙姑,里面还有四幅,这儿雕刻八仙,一是显示门第高贵,有神仙降临,另外是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通过这个院落,好多人给王家做了一个总结,说它是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主人把具有传统寓意的图案经过艺术加工,然后作为建筑装饰,把主人审美意识和倒跌追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儿孙坐在院落里喝茶的时候,聊天的时候,或者逗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要求取得功名,要孝顺父母,都是用来教育儿孙的。 这里是中院,一层是女仆居住的地方,二层是储藏室。 这里是养止书塾,门前的这组石雕门框,是王家大院石雕中的精品,是下左右四块青石雕刻而成,主题雕成了竹子,所以也叫竹门。为什么要雕刻成竹子呢?因为这里是私塾,是小少爷读书的地方,在纸发明以前,书大多是用竹简穿起来,所以明朝解晋有诗曰:“门前千杆竹,家藏万卷书,”又因为“出土先有节,凌空本无心”主人借竹子自然生长的过程,把一个人读书,求仕以及做人的道理都蕴含进去了,底部雕刻寿石的盘根,是说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扎根结实。然后像竹子一样沿着字字的目标锲而不舍地虚心向上,这样就会招来喜鹊报喜,但是人越是身居高位,越应当把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高风亮节集于一身,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所以说小小的门框却道出了做人的真谛。 而与这个门框想媲美的是这块贝叶匾,贝叶相传是古代印度贝多罗树上的叶子,把它抛在水里烘干之后可以写字,古代的印度人用它来抄写佛经,佛经也叫贝叶经,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入咱们中国的,您在看工匠用一块石头把叶子的正面,反面,侧面都给雕刻出来,一波三折,脉络清晰,比例恰当。下面的门又做成了水波造型,就如同一片叶子飘在水面上动感十足。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老二家的前院,同样也是主人用来搞社交的空间,正面客厅里陈列有一些文物,我们进去看看,(西墙上)中间是刘墉的字,左边是文征明的江南小景,右边是唐伯虎的寒江独钓。柜子里是王家的家谱(复印件)。王家人丁兴旺,最鼎盛的时候成年男丁达一千,所以编家谱都分仁义礼智信五派,一共七种版本。还有五品官的官帽(水晶顶)圣旨盒。 (东墙上)这里有嘉庆年间的一道圣旨,(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是封王家第19代王敦典的祖父母为六品官),最珍贵的是这幅“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清朝鼎盛时期中国的疆域图,也是中国比较大的版图。它是在康熙年间是由康熙皇帝派一千多人到各地测量,绘出了全国地图,到了嘉庆年间又印刷成了这种八扇条幅式,这样便于携带和保存。又避免有折痕。从图上可以看到疆域的形状,好多人都把它比作成一头卧牛,面积应该在万平方公里以上。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到海南岛以及南沙群岛,北到巴颜喀拉山,东北到大兴安岭、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岛,钓鱼岛和一些附属岛屿。西南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图上大到省府小到州县都有明确标识。目前在国内其他博物馆我们还没有发现类似这样的图,所以它的价值是比较高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老二家的正门,它面阔五间,三间做门,一间打开。在古代,只有王府才可以修建这样的门,所以这种门叫府第门。发展到后来是四品或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使用。老二王如成是布政司理加三级,正四品,门两边的廊心画为砖雕“鹿鹤同春”,鹿奔松林,鹤立寿石。鹿回头,鹤昂首。鹿鹤一呼一应神情栩栩如生。意思是海宴问清,国泰民安,六合(东西南北上下)之内春光共浴。 这里是两家共用的书院,是少爷求取功名前读书的地方,从外面看它很简陋,但进入里面却别有一番天地,两个月洞门与正门相呼应,这边凉亭里陈列的是15世王梦鹏的书法精品。王梦鹏一生好学,尤其擅长书法。他的字受到过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极力赞赏。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王中极将他的书法精品刻石珍藏,一共12块,24面。从书院到后院一共有3组3级台阶,表示三级,又因为古代的官别是9品,所以同时也是希望子孙在跨上9个台阶之后能做到一品官。后院的装饰非常简陋,是为了防止读书人观物丧志,触景思迁。 这里是两家共用的花园,特点是小,院落小、门窗小、柱子、台阶都小,小巧玲珑,这里一年四季存放着上百盆花卉,主人在读书之余便可以到这里来赏花,散心。这里是瞻月亭。上面既能赏景,又能看家要地。 这座桥用来连接两座建筑。它原来就有,在年,解放军和阎锡山的部队打仗时,它被毁掉了,这是年又重新修复的。 这是红门堡的东门,因为门楣上有五只蝙蝠,所以也叫五福门,也称“五福临门”。五福指福、禄、寿、喜、财。门上的匾额“荷天修”,荷是蒙受,感谢的意思。“天修”指天赐禄。就是感谢上天赐给的福禄。红门堡最早期的建筑比王家最晚的建筑早70年。所以它接近明代风格,,建筑古朴粗旷,雕刻也较为简朴。我们主要参观几个代表性的院子。 第一个珍宝馆。第一部分是圣旨,里面陈列的是我们从民间收集回来的明清两代的圣旨共16道。圣旨起源于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使用,是历代皇帝假借天意,用以行使职权时,所使用的一种方式。朝廷在行赏罚、受定爵、颁布新政、旧制时,都会用到圣旨。由于封赠的对象不同、官阶不同。圣旨的等级也各不相同。圣旨的级别主要从三点来体现:1、是颜色颜色越多级别越高。2、是底纹比如明清时一品文官用仙鹤锦,武官用狮子锦,二到五品祥云锦,六品以下用纯白绫。3、是轴一品用玉轴,二品用裹金轴,三品用犀牛角轴,四品以下用黑牛角轴。另外圣旨分制和诏两种,制是相对于国家制度而言。比如一个人做了一品官,那么他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也是一品官,这是国家的制度,对谁都一样,这叫“制曰”。而如果,一个人给朝廷捐东西,朝廷要给他封官,想封几品就封几品,这个无章可循,就是“诏曰”。圣旨都是由中书省的官员书写。都有固定的格式,字体乌黑方正,大小一律。明代称为,清代也叫馆阁。第二部分是化石和钱币。化石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恐龙蛋化石。钱币按时间从最早的蚁鼻钱开始,到布币、刀币、环币、再到钱、银亢、铜板、纸币,系统的展示了我国货币的发展过程。同时还展示了一些纪念币、银票、地契等。大家随便看看。 这是王氏第十六代王寅德的宅院。王寅德候选州,又称州司马,所以叫司马院。院落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第一进院落南边为客厅,西边为私塾,主人希望子孙读书能够学有所成,所以叫加官院。第二进院落式看家护院、佣人居住的,因为它直通后院,所以叫进禄院。这里有三个神龛,分别供奉门神、土地和仙狐。据记载,主人在院落中供奉着狐仙,半夜出来能歌善舞能与主人一起吟诗作赋,所以人们把这个院落叫做妖怪院。其实妖怪是没有的,只不过是主人希望有神扶鬼助,希望能借仙狐之气提高自己的威望罢了。第三进院落稍微大一些,是儿孙居住的。主人希望儿孙能够平安幸福,所以称之为增福院。两边墙上有石雕手卷式家训,东面是“勤治身,俭养德,四时足用”,西面是“忠持己,德及物,终身可行”。教育子孙只要勤俭就能丰衣足食,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好的品行应该终身践行。第四进院落住长辈,儿孙希望老人都能健康长寿,所以叫做添寿院。您可以感觉到这个院落的结构式比较特殊的。主人为什么要把一个本来就小的院落分隔成更小的四个院落呢?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体现封建社会的尊卑贵贱之分、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的等级观念。过去主人在出入时一般走这道门。 (三进院旁边 1是出入不经过仆人的院落。 2是为了表明他的最贵身份走的是正门)门上匾额为“三省四勿”,是儒家的修养之道。“三省”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每天要从三方面反省自己,即为别人计谋是不是忠心耿耿,尽了全力?与朋友相处讲不讲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温习过了?“四勿”是四不爱。即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凡是不否和礼法的事情你都不要去听、去看、去说、去做。 这边的两座院落现在开辟为书画馆了,里面陈列着王家大院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名人以及政治要人留下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随便看看。 这里的三座院落都是王家第16代孙王中极的宅院,两边是书院,也是一个四进院落,为了方便采光,建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形如马鞍,所以也叫马鞍院。东院供儿孙居住,中间为主体院落,这个院落在建成之后,主人听风水先生说如果把大门漆成红色天,就能大吉大利永保平安。于是就有人将此大门漆成红色,但是在古代红色的门是不可以随便用的,就有人将此事报到朝廷,朝廷很快派人下来调查,幸好王家当时有人在朝中为官,便悄悄派人通风报信,王中极连夜将堡门漆成红色,把大门改为绿色,才免去一场灾祸,从此这座城堡叫做红门堡,这个院子叫做绿门院。实际上即便是绿门也只有一二品官员才能使用,王中极只是一个四品官,为什么也能用绿门呢?是因为他在乾隆年间曾蒙受御赐黄马褂一件,银牌一面,所以可以享受二品待遇。这个院落也是采用了前堂后寝的布局,这个院落跟其他院落比特点主要由三个1是在祭祖堂的前面突出来一个小亭子,使得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祭祀祖先的活动都可以在亭子下进行而不受天气影响。2是房檐,一般的房檐都是倾斜向下的的,而这里的却是平伸的,这样既可以增加楼上的面积,又不影响楼下的采光。3是窗户,您可以看到这里的窗户都是双层,其实里面还有一层,一共三层,这种窗户冬天可以防风保暖,夏天可以纳凉,即美观又实用。在这个院落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就是门前的这组木雕挂落。它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雕刻的是满床笏。说的是唐朝郭子仪60大寿时,儿子、女婿下朝归来为他拜寿,笏堆满床的故事。人们常说“笏堆满床,金玉满堂”。是说王家既有做高官的,又有高寿的,指福禄寿齐,富贵昌盛。您看中间座着的就是郭子仪,两边有9个官员,分别用瓶鼎分隔开来,您仔细看他们所穿的服装各不相同,表明官职大小不等。两旁为凤戏牡丹。 在这个院落中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出了王家从农耕到经商再到做官,从鼎盛到衰败的过程。其中说到坟地、说到家谱、有善行义举,有牌坊血泪等等,大家可以看看。 东院叫松竹院,这组砖雕门楣非常精致。它一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凤戏牡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生气,第二层是松竹梅兰,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稚气,第三层是禄星、象鼻子(象是佛教的象征)体现佛道儒的仙气。 这里有一对被称为王家大院镇宅之宝的门枕石,我们一般见到的门枕石都是鼓或狮子。而这对门枕石是以人物为内容的,上面的两个人各牵一头狮子,狮子身上分别驮着丝绸和法螺,丝绸是中国的特产,法螺是佛教的象征。底下的人则是通额高鼻,分明是西域的劳动者,它记录的是西汉张骞打通丝绸之路历史事实。以人物为内容的抱枕石本来就少见,再加上它记录的历史实事就更显得非同一般了,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镇宅之宝。 这个院落主要展示了王姓的起源、发展、类别、传承、迁徙以及太原王姓的分支以及名人等内容,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看看。 这里是城堡的花园,一共有四座院落,连环紧套,它与传统的花园不同,是前园后院的布局,花园在院子的前面,这样主人站在阁楼上就可以观赏花。后面环境优雅,是读书人著书立说的好地方。 这是堡墙,四周联通,专供家丁在上面巡逻打更,最高的地方距离地面有32米高,周长米。王家的坟地就在北山上,占地亩,他的墓葬很特殊事梅花葬,就是祖宗埋在中间,子孙围绕在祖宗周围。如同花瓣围绕在花蕊四周散开,非常壮观。可惜在文革和农业学大寨是被破坏了。 西面的那座城堡叫崇宁堡,占地平方米,建于雍正二年一四年,目前主要提供吃住服务。 前面这两个亭子里是两口水井,原来整个城堡中的饮水都靠这两口水井提供,但这两口水井一苦一甜,王家同时用它来教育子孙艰苦创业,先苦后甘甜,它同时代表龙的两个眼睛(门楼是龙头、水井为龙眼、河卵石通道为龙身、两旁的巷子为龙爪、顶端的牌楼为龙尾) 我们现在看整体建筑,层层递进,气势非常好,能形成这种气势一是因为建筑面积非常庞大,更是因为地势陡的非常好,如果在平地上建就不会有这种气势了。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建筑非常规整,说明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起来的。这一点非常难得。一个家族能有意识的规划自己的住宅,至少说明三个问题1一是形态比较完整二是有很强的经济后盾三是整个家族非常团结。 山西概况介绍词 山西省博物院 平遥古城 晋祠 平遥县衙 日升昌票号五台山李烨五爷庙 佛光寺 镇海寺 显通寺 龙泉寺 菩萨顶 南山寺 塔院寺 绵山 云冈石窟 乔家大院 关帝庙 洪洞大槐树 王家大院 应县木塔1周俊岗 应县木塔2周俊岗 悬空寺 皇城相府 雁门关 九龙壁 阎锡山故居 王莽岭攻略 太行山攻略 石膏山 煤炭博物馆 普救寺 忻州概况 大同概况 太原概况 芦芽山 后台回复景点名称即可得到相应导游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