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实小青年教师仁爱领航成长说到沧浪实验小学,老苏州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所百年名校,底蕴深厚,一直以优秀的教育质量闻名苏城;坐拥天赐庄胜地,更让她有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财富。但另一方面,从师资来看,像苏城许多老校一样,如今撑起她“半壁江山”的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传承和创新,历史和青春在校园里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昨天,市教育局“对话青年教师”活动走进沧浪实小,青年教师们以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最真实的教育历程共同思考、交流地域文化的浸润与感召,展示了他们作为教育人的幸福和智慧。师生手绘天赐庄街区地图学生探访天赐庄内文化遗存诚朴仁德:两所名校孕育的精神传承三年级数学老师包涵先向大家介绍了沧浪实小的来历。沧浪实小的一个前身是景海女子学校附属小学,由美国的女性基督教传教士海淑德创办。可惜的是,年学校落成之时海淑德已经去世了。为了纪念她,学校取名“景海”,是景仰海淑德的意思。这是一所培养智慧优雅才女的女子学校,曾经培养出不少近代杰出的女性,比如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振华女校校长王季玉等。很巧的是,学校的另一个前身,振华小学的创立者也是女性,她是近代女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王谢长达。她目睹国势凋零,更加担忧中国女性的命运,觉得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中国女性的命运。她募集了资金,在东小桥附近租了5间民房,开办了振华小学。振华小学与景海女子学校不同。景海女塾培养的是“聪慧优雅的才女”,而振华小学更注重的是向女性普及教育,是平民教育。这样的教育目的,朴素又充满了诚意。后来,振华女校校长王季玉先生又捐出东小桥下塘的王家空地十几亩,建议天赐庄小学和振华小学合并建成沧浪实验小学。王季玉先生曾经说过,在办学过程中“不敢稍易初衷以误青年”,“这份仁爱、朴实和严谨,可以说也是我们每个沧小教育人的人生底色。”包老师说。幸福莫过于此:学于斯又教于斯有意思的是沧实小好几位青年教师都是从小生在天赐庄、学在沧实小,成年后又成了沧实小的老师。他们被现场嘉宾、苏大副教授陈国安称为“最幸福的老师”。“小时候,我家住在十梓街上……向东走,过小巧玲珑的望星桥,在钟楼耸立的圣约翰教堂门前空地上跳皮筋,医院的‘金砖门诊楼’旁玩‘过家家’……不时有一群群大学生谈笑风生地穿行于中西方文化完美结合的街巷。”青年教师张霞蕾说。20年前,小张老师还是沧小的学生。一个个兢兢业业,勤勉不息的老师,给年幼的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班主任叶老师,当时年近60岁,却总是精神饱满地带头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数学徐济川老师,当时已是苏州市著名的特级教师,每一堂课都能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英语叶莲芳老师脸上永远挂着亲切的笑容,一遍遍帮我们纠正发音……”正是追随着这些好老师的脚步,张霞蕾重又踏上了沧实小的这片热土。她看到了更多朴实优秀的老师:有的生病了,却因为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坚持带病工作;有的老师要外出学习,身边立马有老师挺身而出——课我来上……还有大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倾囊相授,帮她反复磨课,教她如何与孩子交流,怎样和家长沟通。即使是退休了的老师仍然心系沧实小的孩子们,给孩子做讲座、与孩子促膝谈心。“在曾经的校园,一边做老师,一边还是做学生,继续成长,真的很幸福,因为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只要学校有需要,孩子有需要,必定全力以赴,代代相传。”她动情地说。文化浸润:一砖一瓦都是教育财富沧浪实小所在的地区为天赐庄街区,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这里曾闪过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燃过救死扶伤仁爱的光华,曾唤醒过蒙昧,曾孕育过栋梁。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精粹,让青年教师感悟仁爱领航,也促使他们思考把这些“宝贝”作为教育资源传承给孩子们。寒假里,美术老师杨为夷带着学生一起探访天赐人文遗迹。“我们亲手触摸十全街上的每一口古井,了解每一个井沿的不同形质;我们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圣约翰教堂,在巴洛克建筑风格中体会欧洲文化;我们驻足官太尉河畔,在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间,用水墨勾勒横跨其上的八座形式各异的苏式古桥;我们也走进苏大校园,红楼、东吴大学校门、尊师轩、凌云楼,无不成为色彩写生的对象……”随后,学生还创作了“天赐手绘地图”,孩子们用最朴实、最真切的方式表达了天赐之美,记录了天赐历史,也从中感悟了天赐人文,传承了天赐精神。英语老师蔡来燕则看到了:当年的天赐庄由传教士们为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英语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渗透浸润“爱”的人文精神内涵。在讲到美国的黄石公园一课时,她就会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在黄石公园中的一段奇特经历:“当水牛一家出行,慢悠悠地走在车道上时,车道上的所有车辆都为它们让道,尾随他们缓缓而行,没有一辆车发出不耐烦的喇叭声……”就是这些小故事、小细节,微薄却绵绵不断,“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真情与责任,用包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昨天的现场,14位青年老师畅所欲言,无论是身处管理岗位的青年骨干行政,还是与孩子们亲密无间的班主任,或是授业解惑的学科老师,都在“仁爱”为核心的天赐文化润泽中成长、前行、收获。我很感动,看到沧实小一代代教育人共同构筑了一个精神“成长的文化家园。”陈国安老师说,同时他也寄语青年教师“爱的路上千万里”,在这个珍贵的精神家园里,尽情绽放青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享受幸福感,教育的光芒、人性的光芒就在于此”。(来源: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姑苏晚报)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