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女人的驻颜秘籍藏在气血里 古人形容一个女人脸色很好看时,诗云:「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意思是说:脸色红润如同盛开的莲花一般,未施粉黛的肌肤好像凝脂一般滑嫩。 这种面色红润,皮肤如凝脂的状态,实则反映出身体气血的温养能力充沛。「有形诸外,必由诸内」,皮肤的状态往往提示着我们身体内在的循坏表现,在传统中医里面,皮肤的好坏状态与气血状态息息相关。 图源:摄图网好皮肤的底色是什么样的? 1、多气多血则红润在外 气血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素问》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景岳全书》也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则形强。」 因此气血的充足直接影响身体的状态,多气多血,皮肤状态才能随全身状态强壮而变得更好。 其中,气能生血,人体之气的营气,是形于脉管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气循行于全身,上达到四肢头面,为四肢百骸及头面皮肤提供营养物质。营气充足,则化生血液充足,皮肤得到营养才能气色充足,红润,健康在外。 另一方面,人体内另一种卫气,则具有温养全身,调控肌理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皮肤皮毛得到温养,保证肌表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同时通过调控腠理的开阖,控制汗液有节制的排泄,使得皮肤温度相对恒定,并保证皮肤水分的恒定,不会出现排泄过多而油,或者排泄过少而太干的状态。 2、气血阻滞则瘀斑晦暗 气血充足的情况下皮肤才能得到濡养,但同时,气和血者两种物质在人体体内是不断循行的,通过不断地运行和代谢,保持正常的脏腑及肌肤功能。 如出现气血运行阻滞,气滞血阻,则运行道路不通畅,必然会出现问题,气血不能行,反应与皮肤上,则有皮下瘀斑、肤色青紫、皮下气肿、长斑点、或者久之郁热后发红、红疹等诸多皮肤问题。 图源:摄图网预警:从皮肤、毛发看气血强弱 1、不同肤态背后的气血之状 皮肤是一身之表,有保护机体的作用,脏腑气血同时也通过经络而外荣于皮肤,如感受外邪或内脏有病,都可以导致皮肤发生异常改变。 正常人皮肤荣润有光泽,以国人为例,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可透出红润,是气血旺盛,津液充沛的表现,无论先天肤色是偏黑还是偏白,只要光泽温润都可以算作健康色。 若皮肤发红,如涂丹,多为风热化火或者外伤染毒所致;肤色发黄,眼耳手脚都是黄色,多是黄疸或内伤酒食;皮肤紫黑,多是与肾脏疾病相关,需引起警惕。 健康皮肤的质地一般较为干净细腻,如果干燥皲裂或者脱屑,多是阴液已伤,气血滞留表现。 健康皮肤温度相对恒定,可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如皮肤常年湿冷,多数阳虚,体表温度陡然增高,多为发热表现。 健康皮肤由于有卫气的防御,遇到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出现过敏、体表麻木、斑疹、水泡等表现,如有出现多为提示皮肤防御功能受损,气血虚弱或者气滞导致皮肤功能失调。 2、毛发质量提示气血盈损 还可以结合全身状态大致判断自身气血状况,如头发,健康头发乌黑浓密,表皮毛发有光泽,多代表气血充足;而头发干枯、秃发、发黄或者开叉,多提示气血方面有受损。 哪些人容易皮肤不好? 1、先天不足、后天受损的「脾弱者」 与皮肤状态紧密相关的营气及卫气都来源于水谷精微,都是由后天脾胃所化生,营气富于营养,卫气长于滑行,营属于阴,卫属于阳,营卫调和共同维持皮肤正常功能、体温及汗液排泄。 先天脾胃不足者、后天脾胃受损者的脾胃虚弱,运化及转运水谷精微的功能受限,化生气血不足,皮肤失养,则肤色萎黄,皮肤功能失调则抵御力下降,容易过敏出疹,或者排泄失司,则水液代谢紊乱,皮肤过干或者过油等。 2、的青年「打工人」 青年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不节制,偏好肉厚辛辣,久之容易内生郁热,表现在脸上就是长痘痘,或者长红色小疹子。 另外青年人多数都是上班族,还喜欢熬夜晚睡,白天损耗的气血没能在夜间平复,导致皮肤失养,失去弹性,面色相对晦暗;并且熬夜也是消耗气血的作为,这部分人多数少气少血,面色自然也会萎黄没有光泽,精神也疲惫。 3、脏腑衰弱少气少血的老年人 老年人因为年纪的增长,脏腑功能减退,其中脾胃的功能逐渐减弱,化生气血的功用也随之减退,逐渐形成少气少血,皮肤缺少滋养而弹性减退,出现松弛、干燥、肤色逐渐暗淡;或由于气血不行导致凝滞,而出现皮肤卫外功能减退,出现过敏、容易感受外邪等症状。 到底如何练好「驻颜术」? 1、灸好这条多气多血之经 阳明胃经是属于多气多血之经,这条经络的经气畅通,则全身气血活络。 艾灸属于温热疗法,可以激发经气,调理脏腑,达到治疗及调养的目的。艾灸足阳明胃经时,除了选取常用的足三里穴位之外,还可以尝试在面部艾灸胃经,胃经在面部的循行呈现一个V型,在面部面积上较大,提供气血丰富。 注意艾灸时,距离面部10-15cm,循经来回疏通,直到脖颈处,因为面部皮肤组织较薄弱,注意不能烫伤,一般来说5分钟左右就有微微出痧的效果,或者到皮肤微微发烫,少许发红就可以停止了。 通过艾灸意在激发多气多血之精气,加强气血循行,从而加快皮肤的代谢;另一外方面,胃经精气得到调养,后天的脾胃转化得力加强,皮肤更能得到水谷精微的濡养,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2、经典方剂+日常食养双重滋护 除了外在灸法去调养脾胃,激发气血,还可以药食结合,综合调理。 四物汤是滋养气血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药组成,常被称作是「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等;它的妙处在于「补而不滞,行而不破,补中有散,散中有收」。 当归、熟地生血,白芍养血,川芎重在梳理气机,四味药养血不留淤;但是需要注意剂量,剂量变化时,该方剂的治疗侧重点也不一样,必须经过专业中医师指导后辨证使用。 此外,还可以采取食养方法,平素食用一些猪肝、黑枣、花胶等滋养血气的食物。在广州的老西关,很多婆婆或者妈妈都会储备一些上好花胶的习惯,待到媳妇或者女儿怀孕,作为补养佳品。 图源:摄图网花胶,可是「海味四宝」之一,其性平,味甘,《本草新编》说它:「补精益血」,《本草求原》载其:「养筋脉,定手战,固精。」 不过感冒及经期妇女因为处于特殊时期,整体身体消耗较大,身体处于抵抗状态,不宜食用花胶,感冒痊愈及经期过后食用更佳。海鲜过敏者、蛋白质过敏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忌食,婴幼儿也不建议食用。 3、活气活血锻炼法——养生桩 很多老年人因为机体退化,膝盖关节等相对退化,其实并不适合大量的跑步或者登山运动,比较适合八段锦、气功、站桩这些锻炼方法。 养生桩是激发人体气血流通,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的一种锻炼方式,通过激活全身气血,调和脏腑阴阳,达到活气活血的状态,为皮肤整体状态提供好的基础。 简单姿势是:双腿略宽于肩膀,膝盖弯曲但不超过脚尖,臀部后坐,重心放在涌泉穴到后跟中间的区域,后背挺直,每次持续半小时,最开始可能会腿抖,逐渐加码之后才会感受到全身肌肉的力量,之后会身心放松。在锻炼过程中,微微出汗时最佳,排汗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加强体液代谢,活血活气的过程。 注意饭后半小时不要站桩,此时胃先需要消化食物。睡前也不宜,经气在睡前激发容易兴奋影响睡眠。长期坚持,会逐渐发现身体机能逐渐强大,肌肉壮实,气血丰润,皮肤状态也随之变好了,这就是通过激发全身气血,改善皮肤状态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