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近代河北风云人物中,做到民国总统和国务总理的冯国璋和王士珍最为人熟知。与之相映成景的,还有一些人,他们生在清朝,中过清朝的进士或举人,做过清朝的官,有的官做得还很大,做到省部级,进入民国后,即便不以遗民自居,亦难免被划入遗老队伍中,如丰润的张人骏、新城的王树楠、定州的王瑚、肃宁的刘春霖、盐山的贾恩绂、霸州的高步瀛、行唐的尚秉和……他们保持了前朝读书人的作派,虽多年宦海沉浮,却不失书生本色,固守着学问之道。

尚秉和,字节之。尚秉和先生的名字于我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尤其对《易经》和历代事物风俗的解诂考释,以及先生整个的生平事迹,虽有于省吾、史树青等知名文史大家的评介推荐,但总体看,目前研究尚不细致,认识尚不深入,存在盲区和空白。对这样一位乡贤,我们不该忘却,应给予先生一席之地。基于是,作此篇抛砖引玉。

六落七起

尚秉和手迹

耕读为生,世代居住在行唐县城西南滋河岸边伏流村的尚家,家境中等。在尚秉和的记述和回忆里,从明朝起,尚家无甚贫亦无甚富,世世耕亦世世读。曾祖尚宝义,祖父尚廷选,读书都没读出名堂,直到父亲尚清典这辈,读书的种子似乎破土而出,前所未有地长出了好苗子。

但这棵好苗子的成长之路并不顺遂,亦未能枝繁叶茂。父亲六次乡举不第,最后以贡生终老。长成参天大树和栋梁之材的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尚秉和与哥哥尚式和先学于行唐龙泉书院,后又辗转到真定恒阳书院和保定莲池书院求学。在莲池书院,尚秉和有幸拜在文章大家吴汝纶门下,并得其赏识。

尚家兄弟争气,必有出息——当许多亲朋都这样认为的时候,科场传来的消息却犹如一盆又一盆浇在头顶的凉水,六次乡举皆不第,兄弟俩似乎重复上了父亲的老路。

尚式和在中拔贡生之后,遂绝了仕途之念。尚秉和遭受了六次失败的打击,没有放弃。这不是他要的结果,那时他相信自己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师友亦相信,而立之年,“身中、面白、无须”的尚节之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终于,第七次乡举,三十三岁的他中了。第二年,光绪二十九年,年,癸卯科会试,三十四岁的他再传捷报。他那篇《管子内政寄军令论》,得到的批语是“行文开合动宕,抉发无遗”;那篇《汉文帝赐南粤王赵佗书论》,“词气条达,章法浑成”,亦获好评。那年状元是王寿彭,他居二甲第五十九名,同年中有胡嗣瑗和末代探花商衍鎏的哥哥商衍瀛。

几十年后,当一切都近乎云烟,尚秉和已是古稀之年的滋溪老人。“资性鲁钝,幼读书日不过十余行,讷于言,见事迟滞”,滋溪老人像自言自语,又似在说给后世子孙,“回忆生平所历,如科名,如学问,无不艰苦既久,而后得之。年十八入邑庠,二十一补廪膳生,乃七应乡举,始举于乡……”

像所有经历过风雨见过彩虹的过来人一样,再回顾过往,当初的幸福感如梦如幻,滋溪老人心中,更多了些伤感与太息。中进士时,母亲已死了三年,一直盼望并相信他“必腾达”的外祖父之前一个月亦去世了,他们全没有看到他的喜报,“科第之荣,世俗所重,二老人期望终身,竟不得目睹,以博一笑,此则生平所最痛心耳”。

前行路上

尚秉和手稿

中进士第二年,年,尚秉和入进士馆学法政。翌年冬,得巡警部尚书徐世昌青睐,调入新成立的巡警部,任主事,不久升员外郎,以军机章京记名。

此时大清已处于末世,奄奄一息,行将绝路。官场昏聩,像尚秉和这样有志于尽忠效力的官吏已难有作为。

对此,尚秉和头脑足够清醒:自通籍后,处京师,出入于各座师之门,凡王公贵人,及当世宰相,莫不亲接其颜色,习见其晋接僚属承奉辇毂之劳,而为时势所拘,皆不克行其志。慨然于崇高富贵者如斯。至四五品以下朝士,能酬应奔走,趋附形势者,即可超迁,否则庸碌不足数也。其烦劳,其情状,自料非孱躯所能堪。

当此世事艰难,当此人生关键,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好每一步,正确的选择,对每个人至为重要。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一场不是某个人意志可以转移的大变局正迎面而来,站立潮头者有之,静观其变者有之,隐于市者有之。

对时局,对个人现状、能力和喜好,尚秉和都有自己的评估和认识。何去何从,他早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著述自遣——

文学者,吾所素习也,始欲以著述自见矣。然不能枵腹为,又不能去通都大邑,以与文人学士远也。东方生云:避世金马门。扬子云:下者禄隐。遂师其意,如讷如愚,不顾讥笑,博升斗以自溷。

此后几年,眼看着大清亡了,眼看着民国来了。尚秉和所在的巡警部成立两年后,又先后改称民政部、内务部。尚秉和在部里上班下班,扭转乾坤的国家大事他无能为力,能做到能做好的是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他的足迹先后停留于承德避暑山庄、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武汉、九江等地,或查访文物,或视察地方,或赈济灾荒。

这期间,尚秉和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古文讲授谈》十二卷。年,此书刊印,河北大儒王树楠等人“扣门来访,引为同气”。对尚秉和来说,这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

前行路上,有同声相和,有同道相伴,有吴闿生、贾恩绂等同学切磋学问,便不再孤单,便不再是孤军深入。

成一家言

年,尚秉和五十五岁。这年,尚秉和第一部重要著作《辛壬春秋》刊行。“辛亥革命,国体变更,私忖此变为数千年所未有”“乃搜集传记,存录报章,凡百七十余种”,用十年时间,尚秉和完成了这部四十八卷的书。

王树楠、吴闿生、谷钟秀等作序推介,评价说:革命之事兆于数十年以前而成于一二年之后,阅时无几,而人事之纷拏,全国之糜沸,千端万绪,闻见异辞,未闻有彙辑一书以垂世者。行唐尚节之先生虑其久而益失真也,乃竭十余年之力,详谘精择,以成一代之信史……

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五十九岁的尚秉和自此彻底告别宦海,投身讲学和名山事业。王树楠、吴闿生、高步瀛受聘于沈阳萃升书院,此书院由主政东北的张学良重修并任院长,于省吾任院监。年,六十岁的尚秉和亦受聘到沈阳讲学。九一八事变后,方南归故都。

不断有故人飘零。年,王士珍病逝,自称“乡后学”的尚秉和作《德威上将军正定王公行状》。年,相知相交甚深的王树楠病逝,尚秉和作《故新疆布政使王公行状》。

年10月,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筹建莲池讲学院,聘尚秉和、高步瀛、贾恩绂、吴闿生等为讲师,不及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此后八年,隐忍苟活。年4月,尚秉和第二部重要著作《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思中国历史,皆详于朝代兴亡,政治得失,文物制度之记载,至于社会风俗之演变,事物风尚之异同,饮食起居之状况,自三代以迄唐宋,实相不明,一读古书,每多隔阂。初学固病之,即通人、学士,偶有所询,瞠目不能答者多矣。然一物有一物之历史,一事有一事之历史,即细而至于拜跪坐卧、床榻几席、更衣便旋,亦莫不有其历史。因即经史百家及晋唐宋以来小说,凡人所习焉不察而于事物之历史有关者,详细辑录,解说原委,连缀成篇,成《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四十四卷”——谈及创作此书的原因,尚秉和深意存焉。

此书翌年再版,年三版。亦经住了时间的考验,年又有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印版和台湾版,年的日本删节版,易名《中国社会风俗史》……知名文史专家史树青为此称道:此书“迭次出版,仍不能满足广大社会读者需要,说明先生之学,用以致用,为关心国家历史文化者所服务,稽古考史者所必备”,节之先生读书之博,引证之富,尤独具特色,此所谓必传之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者也。

年,《周易尚氏学》定稿,这是尚秉和第三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但确立了尚秉和在易学研究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亦是为后世提及最多参阅最繁的一部作品。著名学者于省吾说:由于周易无象外之辞,而先生的绝大发明则在乎象,解决了旧所不解的不可胜数的易象问题,可以说,先生对易象的贡献是空前的。

遗憾的是,此书面世时,尚秉和已辞世三十年。

年,尚秉和八十一岁。走过清朝和民国的老人,刚刚迎来新生的共和国,那年春节,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请他到中南海赴宴,他因病重未能赴约。

(燕都融媒体记者刘学斤/文尚林/供图)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