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医院治疗皮炎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张爱玲(.9-.9)原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年回到上海,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

张爱玲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张爱玲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张爱玲

年9月8日,被发现老死于美国洛杉矶自寓。

吕碧城(-)原名吕贤锡,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及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吕碧城

主要作品有诗作:《琼楼》、《清乐平》、《生查子》;词作:《望江南》、《浪淘沙》、《踏莎行》、《满江红》等。

12岁那年,父亲去世,族人欺负吕家再无男丁,便以无后继承财产为名,霸占变瓜分家产,与吕碧城9岁时便议定婚约的汪氏,见吕家变故,也连忙退婚。20岁时在清末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吕碧城有意去天津“探访女学”而遭到舅父严词骂阻,并训之以女子当“恪守妇道”。愤然之下,逃出家门,独闯天津。

吕碧城

年,吕碧城结识了天津《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并以绝妙文采,得到英敛之的赏识,成为该报第一位女编辑。从此,吕碧城声誉鹊起,一发不可收。吕碧城还自学了法、德等语言。

吕碧城

年,一直向往西方的她以上海《时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只身赴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旁听,主攻美术,兼学历史和文学,同时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

年,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辞世。

萧红,(.6-.1)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

主要作品有诗歌:《可纪念的枫叶》、《栽花》;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小红散文》;短篇小说:《旷野的呼喊》、《萧红短篇小说》、《牛车上》等。

年,萧红在哈尔滨读中学时,就已展现出文学天分,并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吉林之游》。大意是记述全班同学到吉林春游的感受和热闹场面。这个时期,她最爱读的鲁迅、矛盾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屠场》也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

萧红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萧红

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4日,萧红遗体在香港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一部分骨灰被葬于香港的浅水湾,剩余骨灰葬于圣士提反女校后院土山坡下。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1日,延安文艺界举行萧红追悼会,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切悼念萧红。

石评梅(-)生于陕西省平定县,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

石评梅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石评梅

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迈出这一步,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在当时社会里,一般人思想认为:“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呢!”然而她却不断求学、奋斗着。她在父亲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

石评梅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石评梅一方面在女高师勤奋学习课业,一方面即开始写诗和散文向各报刊投稿。年12月20日,石评梅的诗歌《夜行》就在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办的刊物《新共和》正式刊出。

年9月18日,石评梅在北京西栓马桩八号寓所开始发病,剧烈头痛,23医院医院,诊断为脑炎。30日石评梅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