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蓝字◆   ◎金姝

  晚清名臣张佩纶,字幼樵,号篑斋,又号言如、赞思。安徽按察使张印塘之子,祖籍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清道光二十八年(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于杭州,光绪二十九年(年)二月四日卒。

  张佩纶天赋异禀,年少成才。清同治九年(年),进京应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会试联捷,再中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会办闽海事务钦差大臣。其人才学傲视同侪,引世人瞩目;以“清流”建言、弹劾大臣闻名,与张之洞并称“北派二巨子”。著《涧于集》《涧于日记》《管子注》等,内容极富史料价值。是李鸿章的女婿,民国著名才女张爱玲的祖父。

  据民国版《察哈尔省通志》记载:“察哈尔省会设于张家口。在明代原属万全右卫。宣德四年(年)始筑堡城,为兴蒙古通商互市之要镇。清初万全改卫为县,张家口仍属万全县。置县丞一。”

  张佩纶初到张家口,第二天万全县知县张上和即前来拜会。

  张记:清光绪十一年(年5月15日)“四月初二日晴。至张家口敦升客店,万全县知县张上和来见。浙江仁和人,字沚蒓,难荫知县。”

  记中“荫”之意,为封建帝王给功臣子孙学习或做官的特权。清廷对因公殉职的文武官员,例得一子可入国子监读书,谓之“难荫生”。此处“难荫知县”,应该是指张沚莼的官职是因此得来。

  谪戍张垣三年,“大令”张沚莼给予张佩纶诸多帮助,时政听闻,日常生活所需有之,甚至有赠蟹及画扇的佳话。

  张记:“……午后,张沚莼来谈,据云多伦骑寇已树五旗。”

  “……雪意未已,薄暮松岑沚莼相继而至。”

  “……午后参领(武职,从四品)景介臣来,夜张沚莼招饮书院。”

  “午后,张令来。”除去生活上的关照,二人常互为“坐谈”,引为知交。

  清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年6月11日),张上和调内丘(属河北邢台)。

  “初十日(6月30日)晴。……送张沚莼内邱(丘)。薄暮,沚莼来久坐。”

  在《日记》下册“兰骈馆日记”中,也就是数年后,亦可寻得二人来往信息:光绪十八年(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七日晴。张沚莼来谈。”

  2

  与都护龙继栋(字松岑)

  龙继栋(生卒年不详),字松岑,号槐庐。广西临桂人。官至户部候补主事。龙继栋子承父学,其父龙启瑞以词工著称,有晏殊父子之遗风。所评述古典小说《列女传》东传朝鲜,得到很高评价。著《槐庐诗学》。现藏山西省图书馆《卫藏通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松筠编纂,龙松岑校雠,光绪二十一年(年)渐舍西村汇刻本。内容为收录清初记录西藏地方史志沿革诸书中最完备的一部。原书清乾隆六十年(年)刊印。

  张佩纶与都护(武职,正四品)龙继栋(字松岑)纯为读书人交往,《日记》中有古籍,碑刻,及龙松岑其父龙启瑞信息。

  光绪十一年(年5月26日)“四月十三日晴。晚。龙松岑来,拟续李申耆《地理韵编》,借《口北三厅志》。

  “……晴。连日始有夏意,然犹袷衣也。龙松岑来谈,言玉皇阁有经幢,有字而无年月,乃宫昱署。张厅同知,时自塞外辇来者。龙去,张令至,言甚杂,惟言隋碑一通在完县,拟托劳玉初拓赠云。”

  “……松岑送《两汉金石记》《百砚斋所摹汉碑》见示。”

  “《金石录》云:右居摄坟坛刻石二,其一云上谷府卿坟坛,其一曰祝其县卿坟坛,皆居摄二年三月造。上谷,郡名。祝其,县名。不知所谓府卿与县卿为何官,盖自王莽居摄名日易,故史家不能尽记也。其曰坟坛者,古未有土木像,故为坛以祀之。两汉时皆如此。”

  《金石录》三十卷(目录十卷,跋尾二十卷),宋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内容;去世后,由其妻子、著名词人李清照完成。是中国最早金石目录研究专著之一,内容收录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上的铭文款识,碑刻墓志等石刻文字。考证精准,评语精当,独具见识。

  文中“居摄”之意,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其处理朝政之意,指王莽辅政时期。“上谷府卿坟坛”与“祝其县卿坟坛刻石”,皆为居摄二年三月造,汉代篆书碑刻。原存山东曲阜孔子墓前。清雍正十年(年)移入孔庙,两石古朴书风颇似。

  “……晴。龙松岑以涪翁书《金刚经》见示,乃蜀僧含澈光绪二年据乾隆间石刻者。东平所刻即伪迹摹本,尤劣,松岑谓其不失晋人家法,非也,他日当还之。”

  “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晚号涪翁。有传书品《金刚经》伪托其名,此处龙松岑“见示”的“涪翁书《金刚经》”,张佩纶鉴定为“僧含澈光绪二年据乾隆间石刻者”。

  注:“僧含澈”,指含澈禅师(-年),晚清成都影响最大的高僧,称雪堂和尚。在他的推动下,龙藏寺成为当时川西地区的人文高地,其一生创作诗词二千余首。

  以此可以看出,张佩纶讲求古籍版本真伪,校勘精良,至于摹本、伪作等,是不入其法眼的。

  “龙松岑来谈,游马家梁之石佛寺,有明成化石刻。”

  “龙松岑来谈,许借吴山尊所刻《管晏合编》。山尊所注乃《晏韩合编》,后始终未借。”

  张佩纶答应借《管晏合编》,又悔约未借;读书人爱书,不借书,再得印证。

  ……

  3

  关于龙松岑之父龙启瑞信息:

  龙启瑞(-年),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人(今广西临桂县)。道光廿年(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其“词工小令,凄丽清婉”,著《古韵通说》二十卷。与其子龙继栋有晏殊父子之遗风。

  “……晚答龙松岑,松岑论韵学甚精,其尊人翰臣先生讲求韵学也。”

  “……龙松岑赠其尊人所作《古韵通说》及近人所刻《词林正韵》。

  “……晴。薄暮,龙松岑来,以其尊人事略见示。”

  “……松岑以其尊人画稿索题。”

  “……答龙松岑,张皋文《说文谐声谱》未刊行,松岑之父翰臣尝从张曜孙钞一副本,则经其子孙改定,名为《谐声谱》,去‘说文’二字,其本来面目不可考矣。”

  此外,《日记》中尚有关于其他古籍信息。

  张记:“……晴。子涵临行,赠余《柳河东集》,附《龙城录》,明郭氏精本也。《直斋书录》谓无此书,盖依托,或云王铚性之作。《山谷内集》,其甥洪氏兄弟所编,断自退听堂以后,儿女直斋曰进德堂以后,直斋不至误,聚珍版失校耳。”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散文家柳宗元,又称柳河东,著《柳河东集》。唐传奇小说《龙城录》,旧题柳宗元撰,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内容为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生活故事;蕴含丰富的意境和趣味,辞藻润丽;而柳氏古文清峻幽深,二者风格迥然不同,历来为学者存疑。张佩纶亦以为是依托之作。

  《直斋书录》为南宋陈振孙所撰,中国古代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陈振孙好藏书,将所藏五万卷典籍,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体例编纂,历时二十年而成。原书五十六卷,清四库馆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编为二十二卷,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考证宋以前古籍真伪和校勘古籍异同的重要书目。

  疑《龙城录》著者真伪,并给出“直斋不至误,聚珍版失校耳”的论判;张佩纶精于古籍版本辩伪,亦印证了读书人以书为重,一书在手,对其版本考证辩伪为根本。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