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阿布手记NO.▼

不知你是否和阿布一样?每来到一座新城市,不是先去地标建筑打卡,也不是去景点排队,而是喜欢走街串巷去寻找地道的小吃。

高楼商厦里的餐厅固然环境优服务优,但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苍蝇小馆,市井攒动的小摊小贩往往更多一份人情。

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从吃开始。吃完这么一圈,这座城市的柔情与风骨大抵也捉摸到了七八分。

??

「中国那么大,我只想吃吃吃吃」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而作为一个吃货,坚信身体和胃口总有一个在路上。不是想着吃什么,就是在吃什么的路上。拿出一份中国地图,阿布脑中就自动生成了一份中国美食地图。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羊肉串、火锅、刀削面、肉夹馍、锅包肉……嗯,先抹一把口水。

南方盆友和北方盆友请不要干仗好吗,北方不是只有面面面面,包邮区也不是甜甜甜!

为了让各地吃货们更好地吃掉整个大中华,阿布挑选了五座城:北京、西安、成都、南京、厦门先吃上一波~

穿梭市井,寻找充满烟火味的地道小吃。你爱哪座城更多?反正阿布都爱。

北京

说起街头小吃,恐怕最委屈的就是北京了。有人跟你细细道来《北京小吃为什么难吃》,还有人说要有全国最难吃的小吃排行榜,北京一定能排上前3。

北京小吃招谁惹谁了,为什么会被黑得这么惨?虽然有部分小吃让人接受无能,但也不乏美味。今天阿布就带大家看看这股小吃届的“泥石流”咯~

①豆汁

有人爱,有人恨

豆汁,被黑最惨的著名老北京暗黑小吃。有一个笑话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就把他打晕了,然后灌一碗豆汁儿。要是起来就骂街,这肯定不是北京人;要是起来就喊有没有焦圈再要口咸菜吃的,肯定是北京人。

豆汁的原材料是绿豆,所以色泽灰绿。绿豆蛋白质含量高,但不易吸收,经过发酵后可利于吸收。豆汁经过了发酵,浆汁浓醇,有股浓烈的酸败气味。有人受不了这股味,而有人却对它爱得不行。

推荐店铺:

宝记豆汁店:牛街输入胡同27号

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坛北门对面

②爆肚

要吃秋,有爆肚

▲图片来自

微博lik一只菠萝

北京人讲究“吃秋”,农历立秋之后,老北京人都爱吃爆肚补脾胃。爆肚分牛肚和羊肚。烹饪方式分盐爆、油爆和水爆三种,如今人们喜吃水爆肚。爆肚烹饪极其简单,讲究食材本身新鲜。

洗肚和爆肚是最关键的步骤。反复用水清洗干净,去除异味。爆肚时火力要旺,把握时机,需要操作麻利,烫几秒钟立刻捞出,时间短了不熟,时间稍长就嚼不动了。

推荐店铺:

爆肚冯:西城区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莲花胡同

西德顺爆肚王:朝阳区和平里中街29号

③卤煮火烧

曾几何时的“御膳”

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普通人吃不起,所以有人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

一碗热腾腾的卤煮是将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炸豆腐片、血豆腐、香菜作为辅料,加入卤汁、蒜汁、酱豆腐汁。最特别之处在于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小肠酥软浓郁,满口脂香。曾几何时这可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御膳”哦!

推荐店铺:

小肠陈卤煮:丰台区方庄环岛南方群园三区11号楼

杨老黑卤煮小肠:西城区北纬路45号-14号

④炸酱面

酱香扑鼻,不如吃碗面

▲图片来自

微博lik一只菠萝

炸酱面有三要素,一是酱,二是面,三是面码。真正的炸酱里只有酱、葱、油、水、肉这五种。里面要放指甲盖大小半肥半瘦的肉丁,最好还有点猪油粒。所谓“炸”,即把酱里的水气炒蒸发掉,把酱里的油炒出来。炸好后酱色深棕,酱香扑鼻。

炸酱面用的面,最好是用手擀面,面码至少要有七八种。抱着大海碗的炸酱面,往四合院把角的大枣树下一坐,你便已经接近老北京平民的胡同生活。

推荐店铺:

海碗居:增光路11号

一碗居老北京炸酱面:丰台区方庄蒲芳路24-1号

⑤豌豆黄

慈禧都爱的点心

豌豆黄以豌豆为主要原料,是春夏季的应季糕点。因是慈禧钟爱的点心而广为人知。

豌豆做底子,再加以桂花和白糖,工序并不繁琐,但需要慢工细活。通体金黄,口感沙软,入口即化。清甜不腻,配上一盏清茶,是属于老北京的下午茶。

推荐店铺:

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大街93号

白记年糕:牛街5号牛街清真超市1楼

⑥驴打滚

似驴儿打滚扬尘土

▲图片来自笑熬浆糊糊

豆面糕是驴打滚的另一个名字。这款点心是将蒸熟的米面沾上黄豆粉擀成片,然后抹上馅料(红豆或者红糖)卷起来,再切成小块。切好后表面粘手,所以要放在黄豆粉中滚一下,好像驴儿打滚扬起尘土,故得此名。

好吃的驴打滚外表呈黄色,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咬上一口,馅香绵软。

推荐店铺:

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大街93号

白记年糕:牛街5号牛街清真超市1楼

西安

都说西安人爱吃面,阿布有一个西安朋友就是这样。让他吃两天米饭就要嚷嚷吃面条,不仅爱吃面而且擅长做面,自制的手擀面秒杀一众面馆。

所以西安小吃也离不开这个“面”字。老西安人,中午一碗面,雷打不动。要去西安人家做客,哪怕是山珍海味,但最后没有面收底,就算是没招待到位。真是一座来了就要吃面的城市~

①biangbiang面

西安人从小吃到大

“biang”字典里没有,也没有对应的汉字,因制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而得名。

它是一种手擀面,陕西八大怪之一的裤带面。

宽似裤带,调上臊子、油泼辣子,香馋诱人,家家会做。红的辣椒,绿色的青菜,白的面条,一碗biangbiang面西安人从小吃到大。

推荐店铺:

biangbiang面(南院门店):碑林区南院门80号

崔记biangbiang面馆:太白北路与大学南路向西20米

②油泼面

热油沸腾,满碗红光

油泼面和biangbiang面很容易搞混。油泼面是面的做法,biangbiang面是面的种类。前者在于佐料,后者在于面。油泼的除了biangbiang面,还有菠菜面、棍棍面、刀削面等等。而biangbiang面除了油泼也有其他做法。

面条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花椒粉、辣椒面、盐铺在面上,浇上烧得滚烫的菜油,顿时热油沸腾,满碗红光。再拌入烫好的菠菜、豆芽,吃一碗都不能够~

推荐店铺:

天下第一面:碑林区雁塔北路69号时亿广场

关中老碗:高新区高新一路16号创业大厦1楼

③凉皮

夏日里的开胃美味

这个季节,假如到西安的街头走一走,满大街的凉皮店随处可见。或是一个玻璃小推车,一个阿姨没过1分钟,就能快手制出一份可口的凉皮。

在西安,凉皮是不得不提的小吃。白亮薄透的凉皮,香软充满筋道。码上黄瓜、豆芽、香菜,油泼辣子一拌,夏日里的开胃美味。

推荐店铺:

朱选民大米面皮:碑林区西木头市与竹笆市交叉口(近粉巷)

史玉林凉皮:团结中路与团结南路交口小树林(翡丽城)

④肉夹馍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约馍

肉夹馍的馍一定要白吉馍才好,而肉则是腊汁肉才行。白吉馍是中心虚空、内心柔软,外层金黄的一个小型的烙饼,这样饼才可以夹住更多的馅料。腊汁肉是将猪肉放入由20多种佐料煮成的陈年汤汁中,小火炖烂。

阿布最爱肥瘦肉各半,酥馍配着入口即化的肉,一咬肉汁就溢出……不说了,约吗?

推荐店铺:

子午路张记肉夹馍:雁塔区朱雀大街号北侧

秦豫肉夹馍:碑林区东木头市19号

⑤羊肉泡馍

日吃夜吃表深情

羊肉泡馍,又称“羊肉泡”,古称羊羹。羊肉汤浓香扑鼻,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馍掰碎成黄豆般大小,吸足了汤汁却不烂,恰到好处地弹牙。一碗下肚暖胃又暖心。

西安人用日吃夜吃表达对羊肉泡馍的深情,掰馍更是技术活。懂吃的赶早上去吃,头汤鲜浓;谈事情就当正餐吃,边掰馍边谈,事儿就成了;劳累了一天就作为晚餐,热乎熨帖,消除一天的疲惫。

推荐店铺:

老米家大雨泡馍:西羊市38号

清真景德牛羊肉泡馍馆:西大街桥梓口

⑥糊辣汤

糊辣汤还是胡辣汤?

西安的胡辣汤有两个流派,回民的肉丸糊辣汤、河南胡辣汤。两者在“糊”字上就有所不同。肉丸糊辣汤讲究丸子有牛肉香、筋弹,菜品丰富,入口麻为先,辣为辅,牛油气十足。

河南的肉丁胡辣汤会有香烂的牛肉丁,菜品以海带,豆腐丝等,入口牛肉汤香气为先,胡椒、辣椒为辅,和略微的醋酸。河南胡辣汤更讲求酸辣的口感,配菜也不似肉丸糊辣汤那样丰富。

推荐店铺:

马奎肉丸糊辣汤:康乐路南口韩森寨嘉惠公寓底商

唯一糊辣汤: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向南10米

成都

中国八大菜系,要说受欢迎程度,川菜排名一定是数一数二的。川菜馆遍布祖国大街小巷,麻婆豆腐成为国菜,连功夫熊猫都吃起了担担面。吃辣好像成为了一种时尚?

成都可是有名的美食之都、吃货天堂。成都小吃最显著的特点大概就是“火辣辣”,火辣辣的外表,火辣辣的口感。要能吃辣菜能品味出成都小吃的精髓,这座城市有点“辣”。

①冒菜

一个人的火锅

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有人戏称冒菜为冒牌火锅菜,但是“冒”其实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哩!

“冒”是指把菜、肉放入调配好的汤料里烫熟,装入碗中,然后再舀上一些汤汁和调料。冒的原料不限,什么都可以冒,一般荤素搭配着。冒毛肚、冒牛肉是阿布的最爱!

推荐店铺:

无名冒菜:青羊区西二道街19号

品牌火锅冒菜:华兴正街35号附18号

②串串

不数签直接上秤

▲图片来自

微博胖球闪电猴

到成都不吃串串,就算白来咯。串串有点像火锅,但是表现形式更丰富,有麻辣烫、油卤、干拌、油炸、冷锅、钵钵鸡六大派系。

虽然有这么多分类,但只要是用竹签串着的菜都可以叫“串串”。成都人吃串串的战斗力可是惊人的。所以串串店都不数签,而是备一台秤,直接秤签的重量。

推荐店铺:

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新华公园双林北支路号

厕所串串:外双楠龙华北巷9号

③兔头

怎么可以吃兔兔!

▲图片来自

微博sofarsolong

有专门统计过,四川消耗兔子的量占全国的70%,四川人每年大约要吃掉2亿只兔子!四川人吃兔简直地表最强。要说兔头,非属成都双流县的“老妈兔头”最为有名。虽说现在成都满大街都能瞧见“老妈兔头”,但正宗的只有双流县的那一家,没有分店。

兔子的脸腮肉质最细嫩,撬开头盖骨,能吃到如豆腐般的脑花儿。啃起脑壳来,再淑女再端庄也变得霸道起来,大口喝酒,大快朵颐。吃兔脑壳才是成都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推荐店铺:

双流老妈兔头:双流县藏卫路82号

梅记兔头:一环路北二段号

④甜水面

麻辣甜鲜的棍棍面

▲图片来自

微博胖球闪电猴

成都有名的面食不少,像担担面、豌杂面,但阿布最爱的一碗面是甜水面。甜水面的特别之处在于面条和调料。面条粗壮如小棍,面条长至三四根就能装一碗,充满嚼劲和韧劲。

重用酱油,加了其他调味,撒上花生碎。入口微甜,然后会辣上一阵,麻味和鲜味会在嘴里停留,最后又是甜的回味。麻、辣、甜、鲜,配上粗犷的面条,吃起来更爽快。

推荐店铺:

洞子口张老二:青羊区文殊院街39号

小明堂担担面甜水面: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0号1

⑤蛋烘糕

成都Pancak

▲图片来自

微博胖球闪电猴

蛋烘糕是把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的一种成都街头小点。外型和做法都有点像西式的Pancak。成都的街头经常能遇到推着小车,用两口小铜煎锅制作蛋烘糕的老爷爷老奶奶。

蛋烘糕外酥里嫩,香甜带着蛋香。搭配各种馅料,可甜可咸,选择多样。阿布这回站甜党,最爱的馅心是白糖芝麻~

推荐店铺:

贺记蛋烘糕:文庙西街1号附8号

陆记蛋烘糕:内曹家巷工人村2栋

⑥冰粉

川式小清新

多数火锅店、川味馆子都会有冰粉提供。一顿刺激味蕾的重口味之后,需要来这样一份小甜点镇定镇定。

它晶莹剔透,加上碎冰、红糖水,汁水香甜,冰凉滑爽,入口跟果冻一毛一样。考究一些还可以码上各种料:糍粑、醪糟、玫瑰、红豆、葡萄干、山楂片。

推荐店铺:

坝坝冰:成华区文德路1号附27号

盖帮市井串串的冰粉儿:曹家巷6号附7-8号

南京

南京人爱吃鸭,擅长以鸭入菜,信奉“无鸭不成席”。说南京是最会吃鸭的城市,没有人会反驳吧?

各种你能想得到的鸭料理,烤鸭、板鸭、盐水鸭、烧鸭、酱鸭、香酥鸭、八宝珍珠鸭、咸鸭肫、片皮鸭、鸭血粉丝汤……南京人做鸭心得可以写论文了。

①鸭血粉丝汤

南京小吃头牌

南京人爱吃鸭子,不仅鸭肉,连鸭内脏、鸭血都能做出一番文章来。

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鸭胗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表面放上油豆腐、榨菜。汤色白净,浓郁鲜美,料足量多,现在也是风靡全国的小吃。

推荐店铺:

鸭得堡老鸭汤鸭血粉丝:丰富路-4号

石记鸭血粉丝汤:玄武区锁金六村路19号

②盐水鸭

桂花花季最美味

盐水鸭一年四季都可制作,但因每年中秋前后,桂花花季时的鸭子最为肥美,制作盐水鸭尤佳,所以称作“桂花鸭”。

盐水鸭调味简单,最能体现鸭的本味。正是因为调味简单,一旦处理不当,就会腥臊难以入口。行家手下的盐水鸭,鸭皮Q弹,鸭肉嫩滑,肥嫩不油腻,独特的咸香,没有任何杂质和异味。

推荐店铺:

金宏兴鸭子:明瓦廊5号室

章云板鸭:升州路号

③鸭油烧饼

日常如油条

过去鸭油是不被食用,如糟粕一般被遗弃,因为它有种让人难忍的鸭臊味。但南京人的智慧,让鸭油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鸭油烧饼于南京人,是像油条一样日常的早餐客。

有些像千层饼,里面裹了鸭油和葱花。烧饼烤得焦黄酥脆,里头鸭油放得足,趁热咬上一口,咸味中带点葱香,鸭油香混合芝麻香,层次分明酥得直掉渣。

推荐店铺:

朱记小郑酥烧饼:老门东三条营49号

清真韩复兴鸭店:鼓楼区中山北路号

④皮肚面

属于南京人的一碗面

皮肚面是地道的南京小吃。一碗皮肚面,汤料充盈,十几样东西一锅烩。皮肚要选肥壮的猪,剔净猪皮上的肥膘,将猪皮晾干后再入油锅炸至蓬松。或许很多非本地的朋友吃不惯皮肚,但皮肚才是整碗面的精华。

飘着油香,加上鲜嫩的猪肝、丰润的腰花、细薄的肉丝,加上蔬菜菌菇。佐料一定要有辣油、花椒粉。一大碗皮肚面下肚,是舌尖到大脑的冲击和满足。

推荐店铺:

老太皮肚面:秦淮区评事街97号

易记皮肚面:明瓦廊号

⑤桂花糖芋苗

难忘怀的旧时记忆

老南京人,都有中秋吃糖芋苗的习惯。吃货们记住了,每年中秋前后最适合吃它,因为芋头正好熟了~

糖芋苗选用新鲜芋苗,蒸熟后剥皮;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浆,放在大锅里慢慢熬制。煮的时候要放一点口碱,这样芋苗才会煮出红彤彤的诱人颜色。芋苗快软烂的时候加入藕粉更浓稠润滑。

推荐店铺:

蓝老大糖粥藕店:双塘路66号

莲湖糕团店:贡院西街26号

⑥赤豆元宵

豆已成沙

赤豆元宵跟一般的汤圆不太一样,是用红豆沙煮的小元宵和莲子,再用藕粉勾芡,有加入酒酿的,也有放糖桂花的。

想在碗里找赤豆是不可能里,早就煮到最绵密的口感,入口成沙~

推荐店铺:

罗家桂花汤圆:曹都巷18号

芳婆糕团店:王府大街50号

厦门

在厦门,小吃既可以是点心,也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因为和台湾同属闽南地区,所以很多小吃的做法和口味与台湾很相似。

想吃遍厦门可能需要大胃王出马(比如阿布),毕竟有一百多种啊。厦门最好的打开方式就是从吃小吃开始。

①沙茶面

加料选项丰富

沙茶面的原始配置只是面条和青菜。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和青菜在开水里烫熟捞出入碗,趁热浇入浓稠的沙茶汤。

不过也有吃货豪华旗舰版:各种海鲜、素食、猪杂、卤味。汤头浓厚,面条筋道入味,加料选项丰富,容易一口气吃出大满足。

推荐店铺:

乌糖沙茶面:思明区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7

月华沙茶面:镇邦路78号

②姜母鸭

鲜甜暖胃

姜母鸭原是一道宫廷御膳,是一道适合秋冬部气血的药膳。姜母就是老姜,鸭使用百天以上的低脂番鸭。

加入二十多位药材香料,淋上米酒和麻油,放入老砂锅小火慢炖。鸭肉鸭骨酥烂入味,最后连姜都好吃。完全没有了鸭子的腥臊,鲜甜暖胃。

推荐店铺:

时和利姜母鸭:思明区民族路53号3

灌顶姜母鸭:港新村24号之2

③厦门馅饼

伴手礼首选

阿布吃过的厦门馅饼大概能绕肚子一圈,就算不去厦门,所有去旅行的朋友回来都会带上几盒厦门馅饼作伴手礼。

这些年,馅料的花样越来越多,最爱的还是那几种:绿豆、红豆、芋泥。一个分量很大,外皮薄而酥脆,内陷厚实棉细不甜腻。是少有的让人想复购的伴手礼糕点!

推荐店铺:

阿吉仔:大元路37号

金兰饼店:内厝澳路号

④花生汤

清甜不腻古早味

一道简单美味的甜品,闽南几乎家家都会做。花生下锅熬煮之前,要经历祛衣、晾晒,和长时间的浸泡,所以店家门口常常摆有一筛筛的花生仁,排排晒。

恰到火候的熬煮,让花生一颗颗漂浮在水面,汤色呈现乳白色。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甘甜爽口。花生与糖水融为一体,连不喜欢花生喝过都赞不绝口。

推荐店铺:

思北花生汤:思明北路64号

黄则和花生汤店:思明区中山路22-24号

⑤海蛎煎

难忘怀的旧时记忆

海蛎煎又叫蚵仔煎,小猪和大S的《转角遇到爱》你们还知道吗……(暴露年龄)其实,它不仅仅是台湾专利,而是闽台特色。酥嫩的煎蛋调合了稠糯的地瓜粉浆,包裹着的海蛎,掺杂大量葱花、韭菜,湿润、海味十足。

如果不是闽台人,第一次吃它或许会感到失望。但如果你是个爱吃生蚝的人,那你会喜爱这份美味。

推荐店铺:

莲欢海蛎煎:局口横巷33号2

黄老伯的海蛎煎:思明区康泰路号

⑥土笋冻

这货不是蛆

不了解土笋冻的人恐怕第一眼会被吓坏。因为它看起来就像里面生出了蛆虫。但对于吃货来说,只有好吃和不好吃。

其实是生长在海滩和泥沙中的海沙虫,俗名叫土笋,满满胶原蛋白好吗。煮汤放入小碗冷却,就可以形成冻,搭配酱温和的蒜蓉酱油汁,配上腌萝卜片一起吃。

推荐店铺:

天河西门土笋冻:斗西路33号

惠林土笋冻:厦门思明区开禾路1号

除注明来源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nd———————

写完这五座城市的街头小吃,

阿布知道其他城市的宝宝们,

一定不服了。

谁叫我大中华就是大写的好吃。

不服咱们留言区见~

今日留言:

你眼中哪个城市最好吃,

都有什么选手参赛?

贴上店铺名阿布去打卡!

赞赏

长按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