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方的秦淮小镇——丰南区唐坊镇地名故事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唐坊镇是丰南区文化经济重镇,辖18个行政村,地处京津唐金三角地带,是丰南工业区所在地。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的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并开挖运煤河经此建桥称五道桥,筑路工人招来周边人在此定居,渐渐形成小镇,被誉为北方秦淮河的运河唐人街建成后,该村旅游观光也发展起来,因此又称北方秦淮小镇。年塘坊百花歌舞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接见并赠糕点。皮影、评剧等民间花会著名。蒲苇稻草、陶瓷、调味品和冬菜小河沿乡闻名全国。

挡水埝,据民国十年《丰润县志》记载该村系王兰庄镇54屯之一,清乾隆元年,侯氏先祖由外地迁此占产立庄,因位于低洼部,局部地方有一挡水的土埝,故以地形特征取名挡水埝。

刁家庄,清顺治六年,刁氏先祖在此以打雕为生,所以人们称此地为雕家窝堡,后改为刁家庄。该村白菜子和辣酱、糖醋蒜等多种调味品畅销全国。

孔家庄,该村系王兰庄镇54屯之一。明崇祯年间,孔氏先祖由山东来此占产立庄,以其姓氏取名为孔家庄。早年该村评剧驰名省内外,后自筹资金建设津唐运河第一座混凝土大桥。年唐山大地震,全村房屋全部倒塌,村民们以顽强的毅力重建家园,建成了高标准农田。

莲花泊,位于繁华的丰南工业区。据《丰润县志》记载,该村系宣庄镇73屯之一,明朝永乐年间和石桥沽为一屯,由于当时东、西街乡绅不和,于乾隆年间在村东南修了一座石桥,东街划出,因西街北方有一莲花坑,故取名为莲花泊。

莲花沽,该村系宣庄镇73屯之一。明崇祯八年,村北有一莲花坑,为区别邻村莲花泊取名为莲花沽。

南刘堼,清乾隆元年,此地原是塘坊村的一家飞地,长工在此盖房六间,人称六间房,因此地野兔较多,人们又称为兔子堼,年郑、高二姓迁来落户。因此地地势高,又位于高岗和北刘堼之南,改名为南刘堼。

蒲子泊,明朝永乐元年,侯氏先祖由山东枣林庄到宣庄定居,后子孙繁衍又迁于此地落户,因此地有一片蒲苇,故取名为蒲家泊,后简称蒲子泊。清光绪年间,老马家画坊独创别具一格巨幅版面染物,形象生动逼真。这一历史悠久的印染工艺至今流传,小河沿冬菜生产享有盛誉。石桥沽,据民国十年《丰润县志》记载,该村系王兰庄镇73屯之一,明永乐四年,高、李、侯、王氏先祖随明军先到宣庄,后到此地定居。因4家十户取名十家沽,清乾隆年间,8月14日,在村南陡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板桥,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桥集市。该村是悠久的冬白菜生产地。

双港,据民国十年《丰润县志》记载,该村系宣庄镇73屯之一。永乐三年,董氏先族从董各庄迁移此地定居。在此地打井两眼,取村名为双井。后因地势低洼,叫成双港。

孙老庄,明永乐三年,孙氏先族名叫孙老的来此地占产立庄,故意以姓名定村名孙老庄。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出了马永成、代长俊两位烈士。

唐坊,津塘运河穿村而过。唐氏先祖由山东枣林庄先迁到赵翎庄,后搬迁到此,故以姓氏取名为唐家坊子,简称唐坊。中国乡村旅游网站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