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蓝字

滦河文学

DEYISHUANGXIN

德艺双馨净行祖

JING

XINGZU

魏荣元在《秦香莲》中饰演包拯

作者:张学武

德艺双馨净行祖

DEYISHUANGXINJINGXINGZU

魏荣元先生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是评剧魏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评剧花脸行当、老生行当,被评剧界尊称为“净行宗师”。其实给魏荣元先生的这些称谓都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魏荣元先生在中国评剧艺术史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中国评剧院原院长、戏剧剧作家、导演、理论家胡沙称魏荣元是“评剧历史上的一位大艺术家、音乐家和声乐家……他为我们建立了大面和老生两个行当。”中国评剧院原副院长、总导演张玮称“魏荣元是评剧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中国评剧院艺术创作中心原主任、戏剧理论家孙民在《论魏荣元的革新创造与评剧历史性飞跃》中说:“从整个评剧的历史过程来看,我认为曾经产生三个大的高潮,即评剧形成的高潮、女伶出现的高潮、男腔革新及男演员登上主演地位的高潮……短短的三年,魏荣元创立了花脸行当,完善了老生行当,取得了评剧剧种发展的两大突破……魏荣元同志就是评剧第三次高潮的弄潮儿,是完成评剧从小剧种向大剧种飞跃的关键人物,是在转折点上发出光彩的人物,是评剧革新的开拓者,是在转折中立下了丰碑的革新家。也可以这样说,男声唱腔的发展,男角地位的变化,都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魏荣元先生在评剧艺术发展中的贡献之大、地位之重。

魏荣元,年8月出生在丰润紫草坞村。七岁随父(魏凤鸣)在著名评剧班社复盛社“借台学艺”,8岁拜薛长才为师学京剧,11岁拜王万良为师学习评剧。曾演过京剧、曲艺、相声;学过胡琴;小生、武生、花脸、小丑都拿得起来。年加入莲剧团为喜彩莲配戏。年入中国评剧团(后为中国评剧院),在音乐工作者的帮助下,经过多次实验,将原来与女演员同度的唱法降低四度,创造了著名的[越调],扩大了男声音域,男演员从此有了成套唱腔,创立了评剧魏派。年11月24日,魏荣元因病逝世。魏荣元在花脸方面,塑造了《秦香莲》、《包公三勘蝴蝶梦》、《包公赔情》中的包公,《钟离剑》中的钟离老人,《孙庞斗智》中的庞涓,《向阳商店》中的王永祥,《金沙江畔》中的乌木,《南海长城》中的赤卫伯等人物形象;在老生方面,塑造了《朱痕记》中的朱春登,《降龙伏虎》中的秦二伯,《夺印》中的陈有才等人物形象。

评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全国近四百个剧种中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评剧的发源地就是冀东地区。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就出生在唐山滦县。冀东亦称京东,地处京津腹地,是华北与东北地区的结合部,不仅交通发达,物产丰富,人中流动量大,戏剧和民间艺术活动也十分活跃。清代末年,冀东地区除“高腔、秦腔(后称河北梆子)、京剧、大鼓(乐亭大鼓)、滦州皮影、冀东秧歌、渔鼓、什不闲等班社经常在乡野农村活动外,莲花落的演出活动也很广泛。年创建的紫草坞魏家戏班就是当时著名的戏班之一。而创建魏家戏班的正是魏荣元的父亲魏凤鸣。莲花落经过发展后成为今天的评戏。魏荣元也正是在他父亲的影响和培养下走上评剧艺术道路的,之后,他潜心钻研、勤学苦练,遵循评剧艺术规律,借鉴其他艺术,大胆尝试,勇于革新,终成一派,成为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

丰润紫草坞村是魏荣元的家乡。在紫草坞村北横龙山南侧有一支向南伸出的“龙爪”,当地人管它叫“魏家坟岭子”。这里是村里老魏家的墓地。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魏荣元的骨灰就安葬在这里。据老人讲,很久以前有一位风水先生来到魏家坟,站在山下,看到北面的“龙爪”遒劲有力,东侧又有一泓活水自北向南流淌,称此处为风水宝,并断言老魏家将来必会有飞黄腾达之人,官可至宰相。当风水先生踏上魏家坟岭子,看到开山将山岭打开一道缺口时,便摇头惋惜道,看来只能出假宰相喽……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风水先生的意思,有人追问,风水先生闭口不答,摇头而去。渐渐地才有人醒悟过来,魏荣元在舞台上扮演包公,他不就是个假宰相吗?但是,今天的人们并不为紫草坞没能出真宰相而惋惜,反倒为能从这里走出魏荣元这位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著名评剧作曲家、马泰艺术研究会会长黄兆龙先生在《我心目中的魏荣元老师》中说:魏先生对戏有着很深的感情,对艺术精益求精。魏先生不仅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而且有非常高尚的艺德。他是个非常热情而且真诚的人,他诲人不倦,真是我们的榜样。

的确,德是立身之本。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不论功绩卓著,还是事业平庸;也不论天资聪慧,还是性情愚钝,只要有着美好的品德,有一颗爱仁之心,他的人生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就会为世人所尊敬、所景仰。有了美好有德性,再加之过人的才艺,便堪称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魏荣元先生就是这样的艺术家。“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明归有光《沧浪亭记》)使人永垂不朽的不是物,而是他的美好品德和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也正由此,才使后人对魏荣元先生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浓烈,才使他所塑造的每一个舞台形象愈加光彩照人,才使评剧魏派艺术得以不断发扬光大,成为评剧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魏荣元生前对家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对家乡剧团的发展倍加关怀。曾任丰润县评剧团团长的郑文清先生回忆:十几年中,丰润县评剧团演出的《夺印》、《向阳商店》、《南海长城》、《牧羊圈》、《秦香莲》、《一杯茶》等戏,从唱腔到表演都是他亲自传授的。可以说,丰润县评剧团的艺术成长,与魏荣元的帮助是分不开的。魏荣元虽然是国家大剧院的著名演员,可是他没有任何架子。他阔别了家乡三十年,年,他趁剧院来唐演出之机,约了唱小生的李义庭一同回到老家紫草坞村,还为乡亲们自拉自唱了京剧《二进宫》的选段。魏荣元平易近人,和霭可亲,团结同志,在剧院中威信极高,深受院领导和演职员们的尊重。直到他逝世以后,丰润县评剧团到中国评剧院学习或观摩时,都说“老魏的家乡剧团来了”从各方面给予照顾。

“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听我把从前的事细说端详……”(《秦香莲》选段)“冷风凄凄湖水寒,黑鱼嘴畔少人烟……”(《夺印》选段),魏荣元那宽厚洪亮的嗓音、精彩的演唱,使人听了赏心悦耳,回味无穷。他的每一个唱段都成了人们传唱的精典,久唱不衰。魏荣元先生逝世后,人们对魏荣元艺术文化和评剧魏派艺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每年的魏荣元诞辰日和祭日,人们都自发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活动纪念他、怀念他。

年11月24日,是魏荣元先生逝世40周年的祭日,由黄兆龙先生带队,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张淑桂、戴月琴和魏荣元的儿子、影视演员魏德山,以及魏派传人、京唐等地众多戏迷,到紫草坞魏荣元墓前进行祭奠,并为当地百姓演出了一场精彩的评剧选段,以此缅怀魏荣元先生对评剧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艺术家们还向紫草坞赠送了“剧坛魏派光耀中华”“艺高德厚”“魏师永在”等书法作品,以表达对魏荣元先生的怀念之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

地处冀东地区的丰润,润泽丰美,人杰地灵,文化昌明,历史悠久而深厚,素有“南无锡,北丰润”之美誉。丰润历代英才辈出,是《红楼梦》作者、晚清文学巨匠曹雪芹的祖籍,孕育了东吴开国重臣程普,北方民主革命领袖丁开嶂,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安体诚,近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宋之的、管桦、李尔重,著名诗人李瑛,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魏荣元等杰出英才。可见,魏荣元在丰润、唐山乃至全国的文化英才行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更是一个地域、一个产业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利用文化名人产生的文化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魏荣元先生为家乡挖掘文化资源,开发“名人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魏荣元先生的家乡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面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无愧于前人的后人,无愧于后人的前人”呢?深入挖掘魏荣元文化,打好文化经济牌。充分利用魏荣元这位文化名人提升家乡的影响力,努力描绘农业、文化、旅游多方面融合发展新蓝图。

我们感谢魏荣元先生,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中有艺术、有文化、有精神、有品牌,更有启示和动力。这份财富无价,却有托;无穷,但有情。我们感谢魏荣元先生,感谢这位德艺双馨净行祖,我们的老乡!

魏荣元在《保龙山》中饰演曹珍

作者简介:张学武,男,年6月出生,河北丰润人,唐山市丰润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AUTUMN

《滦河文学》编辑部团队

  

  

总顾问:王建东

古体诗词顾问:寒山

新诗顾问:写意

主编:一品百姓

副主编:王舒展

策划:一品百姓岸芷汀兰小舍

古体诗词编辑:一介布衣诗在网上飘佳嘉萱子

新诗编辑:孤舟流影曹玉双

王永侯爽叶梦飞

影评编辑:范宏丹

小说编辑:子非

散文编辑:小舍岸芷汀兰慧心兰

冰清玉洁孟凡侠

杂文编辑:一品

排版设置:一品百姓田英

播音:馨玥侯爽

美术编辑:王宁

投稿说明

  

  

原创首发,七日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自作处理,平台不另行通知。不受理一稿多投稿件。因精力有限,请来稿提前校正文字及标点。涉及作品纠纷,文责作者自负。

(1)投稿联系主编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