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金錾花高足白玉盖碗,高26厘米,口径14.5厘米。   器由金托、玉碗、金碗盖三部分组成。托较高,下足圈筒式,下粗上细,其外饰凸起的勾莲纹和数排如意纹,并嵌有松石海棠花、如意云。足上为圆形托盘,边沿饰连球纹并嵌松石边线,盘内壁开光,开光内饰缠枝纹并嵌松石花。盘中部泛起圆形碗座,其壁錾勾莲纹并嵌松石梅花。碗为白玉质,洁白如脂。圆形撇口,外壁素无纹,内壁琢藏文。碗底有“乾隆年制”四字款。 

金錾云龙纹执壶,高31.5厘米,腹径16厘米。   壶金质,身较高,撇口,细颈。壶口上有一锥形盖,盖面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每层亦錾云龙纹,盖下有一锥形榫,插入壶口。颈中部饰一周素箍,其上呈条状分割,内饰云龙纹。壶腹呈球形,以纵向条纹分割,其间亦饰云龙纹,龙尾向上,头朝下,与颈部云龙图案方向相反。壶足似倒置漏斗,圆形,上细而下阔,饰云龙、海水、火焰纹。壶流细而长,整体光素,口沿处錾花,下部饰兽面纹

青玉柄金匙,清,通长18.8厘米,最宽3.9厘米。   匙两端金制,柄中段套接青玉圆柄。如意云头形金柄端表面双钩开光内錾刻“囍”字。   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美玉的使用较黄金要早许多,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明代服饰、器用上开始流行金、玉并用。皇家用具,极尽奢华之能事,金、玉不仅用于服饰或陈设,也用于饮食器具,展示了金玉满堂的富贵荣华。

金带托酒杯,清,杯高6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3厘米;盘高3厘米,直径15.8厘米。   杯、盘均捶揲成型。杯身鱼籽纹地上对称装饰缠枝西番莲图案两组,两侧间饰古钱纹。口沿及足各有回文一周。花耳顶部镶嵌金珠。盘心凸起覆莲座,座周錾刻西番莲,鱼籽纹地。宽折沿表面錾刻扇形纹。   饮酒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的酒具也是各具特色。商周时期,青铜酒具为社会上层宴饮必备。成套金、银杯盘、执壶的使用自唐、宋始

金錾“大清一统”“天下太平”戒指,清,高1厘米,径2厘米。

金錾花寿星如意,清,长15.5厘米,头宽4.9厘米。

金龙,清,高14厘米,最长18厘米,最宽7厘米。

金鹤,清,高26.8厘米,底长9.9厘米,底宽8.2厘米。

金嵌松石双耳扁方瓶,清,高25.5厘米,口径10×8厘米。   瓶金质,八成金。方形口、足,口外饰卍字纹,器两侧饰兽耳衔环。瓶身广泛运用累丝和镶嵌工艺,组成玉兰、梅花、菊花、松枝、鹤、鸟、蝶等图案。   清代金器工艺在继承明代多嵌饰的基础上发展为将金与其他材料混合制作器物。

八五成金弥勒菩萨像,清,高48厘米,宽18厘米。   菩萨像为八五成金质,立式。戴活动五佛冠,头顶一小佛塔,面相平和,双目微微抬起平视前方,大耳垂肩,戴耳饰。项部及全身披挂缨络,一手举于右侧胸前,另一手穿过花枝置于身左侧。身两旁各插宝相花一枝,花心分别镶嵌法轮、佛花。底座为单层椭圆形莲瓣纹座。   此弥勒菩萨像面部丰润饱满,神态安详平和,造型优雅,做工精致,为清代金佛像中的精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