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之际,手捧这份长长的名单,我们倍感沉重与惋惜。上面记录的,都是学界无法忘却的身影。他们的溘然长逝,是学界的巨大损失。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这个时代的学者风范,将被我们永记与怀念。 身为学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命总有尽头,但学术思想可超越生命,获得永恒。他们为后人留下的精神与财富,如春风化雨,必嘉惠学林。传薪有斯人,我们定当追随他们的脚步,在求知求真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李传龙(文学研究家) 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年5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著有《文学与社会生活》《形象思维研究》《曹雪芹美学思想》《文学创作美学》等,发表《论文学的独创性》《论钟嵘的“滋味”说》《论想象》《脂评关于情与文的审美意识》等论文。 高明(古文字学家) 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年12月生,天津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在古文字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贡献巨大,参加过天马—曲村、周原等重要遗址的调查和试掘工作,是一位考古出身的古文字学家。长期的田野发掘实践,使他的古文字研究带有历史、文献、考古三结合的大视野。著有《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古文字类编》《帛书老子校注》等。 孙成木(史学家) 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年3月生,福建泉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俄国史、苏联史研究方面精耕细作,成果丰富,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欧洲史)副主编。著有《俄罗斯文化一千年》《十月革命史》(合著)等;主编《俄国简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等。 王学泰(文史专家) 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年12月生,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擅长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代表作有《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清词丽句细评量》《中国饮食文化史》《唐代文学史》(合著)等。 梁存秀(哲学家) 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年6月生,山西定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长期担任刊物责编,发表译文百余篇,组织翻译《费希特著作选集》五卷本,叶秀山曾说,“费希特在中国很走运,有梁先生替他译书”。其组织翻译的《黑格尔全集》亦成绩斐然。他高度重视哲学人才的培养,坚持手把手地带学生,桃李满天下。著有《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合译《先验唯心论体系》《自然哲学》《感觉的分析》等著作。 管彦波(史学家) 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 年6月生,云南宣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民族历史地理,以中国南方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见长,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民族地理学》《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云南稻作源流史》《中国头饰文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合著)等。 金吾伦(哲学家) 1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年11月生,浙江萧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曾主持社科院、国家科技部的多项重要课题。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负责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制建设研究。晚年虽身体抱恙,但仍活跃在学界。代表作有《生成哲学》《物质可分性新论》《科学变革论》《科学革命的结构》(合著)等。 邓乔彬(文学研究家) 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年10月生,广东珠海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执教20余载,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其研究以诗词为主,兼及绘画与文化,在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在科研之余还喜爱诗词创作。代表作有《唐宋词艺术发展史》《中国绘画思想史》《唐宋词美学》《中国词学批评史》(合著)等。 宿白(考古学家) 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年8月生,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曾任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研究首开中国佛教考古先河,在建筑考古、印刷考古和版本学等领域亦成就斐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白沙宋墓》《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国石窟寺研究》等。他一生淡泊名利,始终以“北大教员”自居。年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 饶宗颐(国学大师) 2月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岁 年8月9日生,广东潮州人,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集学术与艺术成就之大成,被誉为南派文化宗师。贯通中西之学,学无不涉,涉无不精。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锺书说他是“旷世奇才”;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称他为“心目中的大师”。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词集考》《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考》《唐宋墓志》等。年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杨心恒(社会学家) 2月1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年9月生,江苏邳县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学科重建的重要发起人,为南开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初步》《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 徐思益(语言学家) 2月23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1岁 年11月生于四川,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新疆语言学会副会长等职,开创了边疆语言学研究领域,为新疆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年,他在南京大学留校任教仅一星期,就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支教,从此一生扎根边疆,矢志不渝。著有《徐思益语言学论文选》《语言研究探索》《说话的学问》《语言理论探秘》等。 周叔莲(经济学家) 3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年7月生,江苏溧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对中国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颇深,并进行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他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白癜风早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