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五一”和“国庆”长假期间,我总要琢磨着该上那儿转转。我还是二十多岁时开大车去山西宁武的芦芽山拉过树苗,那里峰峦叠嶂,密林苍茫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转眼,又过去了三十多年,如今全国各地都在打造旅游景区,想必芦芽山比过去更有看头吧。 于是,我便开车拉着老婆和女儿由二广高速直奔山西,一路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车速超过八十公里的时候很少,这也正适合老婆和女儿的心愿,每当上了高速她们总是嫌车速太快。其实,一方面是安全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怕监控设备记录违章信息。 有时候路边的电线杆上落了一只乌鸦,她们都大惊小怪地呼喊“监控”!直到大鸟展开翅膀飞走,全家人的紧张情绪才放松下来,并大笑不已。不过,至今我的驾驶记录还有九分四百元的罚款。如果不是在她们监督下行车,我的驾驶证早就被吊销了。 到了大同一直往太原方向行驶,过了怀仁以后有通往朔州岔路,车辆就向朔州方向驶去。临走时我已规划好了这次出门的线路,先去朔州古城看看,然后再去芦芽山。地图上朔州去芦芽山也就是一根火柴棍的距离,到达朔州已是中午时分,我在手机导航的指引下,来到了朔州古城边。只见右前方横档着几百米长的土城墙,里边全是集宁古城那样的新式建筑,像这样的古城全国遍地都是,实在让人扫兴。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怎么也得吃了午饭再走。我把车停好以后,看见“古城”中心一家新开张的饭馆人气比较旺盛,便走了进去。这里主要经营铁板烤鱼,铁板锅里冒着热气的鲈鱼、鱿鱼、葱头、豆腐等菜肴发出诱人的香味,我们便坐下等候吃饭。老婆看见别的餐桌上有像宽粉一样的食物,出门应该尝尝当地风味的菜肴,放进铁板锅煮熟原来是面条。山西的面食还是很有特点的,再加上炸辣椒,老陈醋,我们吃得满头大汗。这顿饭总共才花了六十多块,山西饭馆的饭菜实在太便宜。临走时老板娘还笑容满面的欢迎我们下次再来,说饭店七折活动延续到十月底。她也不看看我们是过路客,边说一个月,就是一年又能来几回呢?不过,做生意都讲究信誉,这家饭馆的生意肯定错不了,就像我们集宁新区的白大馅饼店,每天都有等座的客人,这种场面有些年月没有见过了。 饭后,我驾车继续向宁武方向行驶,朔州到宁武到处都是限制车速的路牌和监控设备,国家二级公路通过村庄时速规定每小时二十公里。一路上胆战心惊,过去是开快车害怕,现在开慢车也害怕。 阳方口是著名的长城关隘,黄土高原上的土长城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但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像一条黄龙般的蜿蜒起伏,让人浮想联翩。由于还在下雨,没法下车攀登,只有在车里观赏了。朔州到宁武不到百十公里的路程,却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宁武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沿街找了几家旅店,一百五十元的房间没有空调,天阴下雨房间阴冷活受罪,花了二百六十元住进了两间套室。喝茶休息时,翻阅了随身携带的交通旅游图,看见宁武城里有万佛殿。国家地图上都标有这个佛庙,肯定错不了。我让女儿从手机网上查一下旅店至万佛洞的距离。女儿说离我们这里最多一公里的路程,我便建议立即前去观赏。老婆说这么大的雨,你俩爱去哪里,我可不受那个罪。 我和女儿来到大街上向行人打听万佛洞的方向,一个中年妇女说一直向前走就到了。我们顺着人家指引的方向走去,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最多也就一华里的路程,著名的寺院险些被错过。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万佛洞正殿是一座无梁无柱像山西和陕北窑洞一样的建筑,殿内塑有释迦摩尼、弥陀、文殊、菩贤等塑像。窑洞的四壁布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彩佛。这里就像云冈石窟一样供学者或者宗教信仰者研究和朝拜意义更大些。像我这样既不懂佛主的来历,又不拜佛的无神论者,随便看看就走出了庙门。没过多久又来了五六个背照相机的年轻人,管理庙宇的不让拍照,这些人说与市文物局打过招呼了。看门的让其给领导打电话,在他们交涉期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大街上。我心里想人家不让拍照就算了,还请示什么领导,真是多此一举。 宁武城不算太大,市内的建筑不如集宁的雄伟,街道也是不太干净整洁。近几年我去过山西、河北的许多地方,他们那里远不如我们家乡发展建设快,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的大道四通八达,一处处街心公园花团锦族。市民文明程度也显著提高,可以说集宁是华北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只可惜老祖宗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历史底蕴的东西,少有外地人来我们这里观光旅游。 一夜无语,第二天清晨当火红的朝霞映在旅店的房间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昨夜临睡前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滴答着,我担心第二天雨水不停,芦芽山的行程该如何进行。我走到窗前看见马路的对面是一个农贸集市,急忙把老婆女儿喊醒。一家人洗漱完毕用过早餐,来到了农贸市场。这里人群熙熙攘攘,有卖农副产品的,还有锻炼身体的,叫卖声和乐曲声虽然不和谐,但也甚是热闹。我问了苹果、脆枣、大葱、白菜等农副产品的价钱,要比我们那里便宜些。我们买了些水果,消费购物也是一种享受,听听当地的口音,和小商贩讨价还价,还是挺有意思的。宁武的话音比太原地区的重,但比朔州还是好听多了,在我看来全国数朔州的口音难听,就像“耍孩儿”腔调一样登不了大雅之堂。 从宁武到芦芽山路过一个山庙,我便停车上山观看。这个庙倒是不大,紧锁着的庙门看不清庙内的菩萨和观音的容貌,可庙外这颗松树少说也有上千年,逢松的树冠方圆几十平米,郁郁葱葱几乎遮盖了整个山庙; 树干和树皮犹如老人的皮肤满是皱纹,此树历经沧桑,五人难以环抱。山西的庙是全国最多的,从宗教圣地五台山,到沿途的小山村,几乎遍地都是庙,这也给游人增添了无暇的想象和神秘的色彩。 在芦芽山的游客中心,我们购买了万年冰洞、悬崖栈道、悬棺、汾河源头和天池的套票。售票员说你们抓紧时间,悬崖栈道下午四点钟就关门。我便急急忙忙驾车顺着旅游公路前行,沿途的景色如诗如画,黄色的落叶松、金黄色的白桦与绿色的红松、油松把山岚点缀的五彩缤纷。十月初的芦芽山不比南方的任何山脉逊色,再加上芦芽山名气不算太大,车辆和游人也不是太多,气氛宁静肃穆,心旷神怡。开车到达万年冰洞附近,前方禁止车辆通行,这里有乘坐电动摆渡车和步行两条路。向下山的游人打听到洞口的距离,人家说是只有二三公里的路程。前方密林苍茫,植被茂盛,犹如神话世界。这样的壮美景色,为什么不选择步行道呢? 我们家乡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除了歪脖子老杨树外,其他树种很少,更没有原始森林。宁武和五寨真是块儿神奇的土地,茂盛的植被保持了水土的丰润,养育了世代人民,还吸引了华北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苍天是如此厚爱这块儿土地,把许多自然的和人文的景观留下来,造福当地的老百姓。 顺着修建的台阶走进万冰洞,两边全是形态各异的冰柱,高大的犹如立柱,细长的宛如利剑,椭圆的更像山包。讲解员说这些冰柱是经过上万年滴水成冰自然形成的。这里的冰夏天不融化,冬天反而滴水珠,也就是那种冬暖夏凉的冰洞,至于什么道理谁也说不清。越往深走冰层越厚,左右前后都是冰,形态各异的冰“雕”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宛如海市蜃楼般的如梦如幻。但我觉得既然是天然生成的,用白色的灯光便是了,还是保持原始原貌比较好,要和那种人为的景观有所区别。通往冰洞的山路为什么不把线路埋在地下呢?原始松林中挂着一条黑乎乎的粗电线,犹如一条黑蛇盘绕在心头,真是大煞风景。 乘坐摆渡车回到停车场后,已经是中午一点多钟。我从车上取出月饼、熟肉、咸菜等食物,找了一块儿比较偏僻干净的地方用餐。景区里的饭菜价钱比较贵。自驾游带些熟食,享用起来不但方便,而且卫生。只可惜饭后还要开车前往其他景点,要不喝上二两白酒更是神仙般的享受。 饭后继续前往套票的第二个景点悬棺,这里也像万年冰洞那样在离景区三四里的地方,规划了一个简易停车场。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如果磨磨蹭蹭在四点以前是不能到达悬崖栈道的,再说这里全是土路,沿途马车和机动车混行,既不安全又缺少欣赏景色的氛围。我正思忖着该坐什么车上山,这时对面的小青年招呼我上他们那辆马车,这辆车前后两排座,还正缺三个人,我们便急急忙忙上车。驾驭车辆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一手拉缰绳,一手扬起鞭子,一声“呔驾”,健壮的枣红马便大步前行。坐前排的小青年还嫌老马的速度慢,双手不停地拍着枣红马的后背,嘴里学说赶车大婶“呔驾”的叫喊声,一路上欢歌笑语。 年青人谈吐声是晋中口音,我年轻时候就酷爱晋剧,晋中地区演员的道白吐字清楚,唱腔委婉动听,比雁北和忻州地区的正宗。我在后排止不住问了一句,你们是晋中地区的吧。那个胖乎乎的小伙子回过头来说是太原的。他问我大爷是什么地方的人,我回答是内蒙古的。那个清瘦小伙子说,我们刚刚从鄂尔多斯回来,这个季节草原上没草,还不如我们这里呢?我说你去的时间不对,草原最好的季节是七月,蓝天白云,绿草鲜花,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飞驰,那才有意思呢?小伙子们齐声说我讲的对。我们之间说的是普通话,但我更喜欢他们讲晋中口音,是否因为我的祖辈也是山西的,至今血脉中还留有晋北大地的基因。所以,我从来不反感山西人。 一个山黝的悬崖峭壁中段,距离不等悬挂着几只棺材。这些棺木腐朽破旧,想必里边的尸体早已变成了白骨,给人的感觉一点也都不光明和喜庆。当地人说这些悬棺都是过去大户人家的葬法,挂的越高寓意着后代越兴旺。我觉得现在这里也不这样“上”葬了,人死了还是土葬或者火葬为好,人就像万物一样有生有死,化作肥料与大地融为一体,让其他生命茁壮成长,是逝者最好的选择。 到达悬崖栈道已经下午三点多钟,进入景区大门看见十几个农民牵着马往山上送游客,但大部分游客还是徒步上山。这些马匹驮人还是比较少见的,女儿忙着拍照,我说我们先走。老婆看见一条步行小道,那里看似平坦,没想到这是一条马道,一路上不时有马驮着游客下山。马看见对面有行人便不肯前行,弄得赶马的大婶、大叔们很不高兴。游人不走人行道,怎么跑到牲口道上来了。这种情况下只要对面有马匹,我们早早让路,好叫人家先过去,就这样走走停停来到了半山腰。乘马匹上山的,步行走来的都汇集在这里。 我抬头往山上望去,只见前方山路台阶有四五百米长,半山腰几乎是九十度的悬崖,游人们手抓着铁索像吊在半空中一样。我老婆看到这种情况便打“退堂鼓”,我把汽车钥匙递给她,让她在景区外边的汽车里等我们。我和老婆分手后千辛万苦爬上了山,没想到这悬崖栈道更玄乎。原来这里的栈道是山庙之间的通道,有的栈道是敞开露天的,有的修在山洞里边。部分路段栈道低矮,只能弯腰行走,最低的一段人要像动物般的爬行才能过去。洞里伸手不见五指,腰和头不时碰在崖壁上,真让人受不了。如果心脏有毛病,再加上爬山的劳累,命都“玩”完了。 我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不把山洞开凿的宽大些呢?好不容易爬上了山,还得趴着走路!身前的一个中年妇女笑的前仰后跌。 一位老者说,信徒们弯腰拜佛才虔诚。人生在世,苦海无边,来到圣地哪有不下跪之理。我想人家说的也对,联想藏民们一步一叩首地前往布达拉宫朝圣,宗教信仰的意念似乎超越了人体的极限,任何艰难也别想阻挡他们前行。如今的现代科技手段别说开凿一条几公里的栈道,就是几千米的隧洞也是小菜一碟。如果把这里的栈道修建成像公路隧道样子,游人还能体会到山庙的圣神和原始的风貌吗? 站在芦芽山顶俯瞰远方,整个山岚清明透彻,白云悠闲地漂浮在半山腰,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芬芳。芦芽山的秋天以最壮美的景色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这里没有人为的自费景点,没有强制购物现象。山里的屋舍依旧,民风质朴,这块儿神奇的土地令人无限向往。 晚上住在了景区两公里外的一个小镇上,这里因旅游的繁荣新盖了不少旅店。价格也分中低档,一百五十元的房间虽然简陋了些,但卫生间等设施该有的都有,被褥也算的上干净。第二天早晨我们游览了景区游客中心附近的汾河源头,芦芽山是汾河、桑干河、阳武河、岚漪河、朱家川等五条河流的发源地,在晋西北的地域位置极其重要。只是这里人为地修建了龙头,让汾河水从龙头的口中流出。再加上附近山上山下遍地都是庙宇,设计者的理念想说明是龙在呼风唤雨,才使汾河水日夜川流不息吗?但我总觉得不如原汁原味的好,就像四川九寨沟的瀑布、海子、藏寨没有任何现代造假,着实让人体验了大自然的神奇。 不管怎么说汾河源头还流淌着哗啦啦的河水,而天池就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了。这个地方在返回家乡的路上,距离芦芽山少说也有三四十里地。我开车听从手机导航的提示到了一处横档在小路中间的栏杆边,把守山门的查看过我们的通票后,便放我们进去。又走了几公里的山路,一片还没有我们家乡泉玉林水库大的湖面出现在了眼前,这里不但游人稀少,风景也实在太差。这么小的一个湖面还搞什么游船设施,与想象中的天池大相径庭。只能说山西人什么也敢吹,就这样水池也敢跟新疆的天山天池、吉林的长白山天池同称中国的三大天池! 世界上东西没有完美无缺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全都随心如意。一趟芦芽山三日游,让我见证了北方也有南方一样郁郁葱葱的大山,也有像东北大兴安岭一样粗壮高大的松树,也让我体验了这里的质朴民风。沿路返回时我看到了通往雁门关的道路,我觉得把这个景区留给以后的行程为好,如果把山西周边的好地方全转悠了,下次该去什么地方呢? (林艾) 主办:察右前旗宣传部 承办:报社新媒体办 投稿邮箱:cyqqb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