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年6月30日,秦皇岛党支部组织党员到“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参观。开展“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教育。 潘家峪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挺进敌后,奔赴华北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潘家峪成为抗日堡垒村,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 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极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对潘家峪这座打不垮、攻不进的抗日堡垒,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必欲除之而后快,丧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斩尽杀绝。 年1月25日晚(农历年腊月28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多名日军、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敌人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地主潘会林的住宅),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 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全村有人被杀害,年1月25日,多名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日军仅在潘家峪惨案中就屠杀了名无辜的中国人,放火烧毁房屋间,其中有儿童妇女名,有23户人家被杀绝。 惨案发生的第二天,冀东军分区党政领导率领十二团的官兵来到潘家峪,带来大批粮食、衣服、药品,挨家挨户地慰问、安抚,当时就有12名幸存的潘家峪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跨入复仇的行列。 在纪念馆,看着根据历史资料恢复的惨案发生时的场景,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惨案发生时悲惨场面,警醒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参观完纪念馆,大家一起参观了惨案发生的潘家大院,那血腥的场面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年2月5日,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四邻村庄的乡亲去清理尸首,由丰滦迁联合县政府主持公葬。从潘家大院扒出的尸体无法辨别姓名年龄,只能在辨认出的男尸身上写个“男”字,女尸身上写个“女”字,童尸身上写“童”字。其中有的男女也无法辨认。只能把那些尸骨集中起来,一堆四肢焦肉、肚肠,一堆骨殖,一堆人头。然后,以炕席为棺木,一领席里包一至两个尸体,安葬在松柏常青的南山脚下。没有挽歌,没有鲜花和供果,有的是悲愤的长风,沸腾的热血。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幸存的潘家峪人庄严宣誓:“一定要向敌人讨还血债,为死难亲人报仇。” 参观完毕,大家一起在纪念馆门前的小广场,重温了入党诗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秦皇岛党支部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