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简介 金叶青,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教师,年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多次开设公开课,连续两年获得集团乐学杯二等奖,积极撰写论文,获集团“乐研杯”二等奖。 教学视频 《写读后感》微课教学设计 1.了解“读后感”的定义,明确“读”和“感”的关系。 2.根据“三分读七分感”的原则,拓宽选材的思路。 3.借助范例,学习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壹单元导语揭示课题 1.出示单元导语。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我们曾领略过童话的魅力,探索过科学的奇妙,亲历过小说的精彩;这个单元中我们还一起,“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这也是本单元篇章页上的导语,编者用最为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四大名著的感受。 2.引出课题“第二单元的习作——如何写好读后感”。 贰兼顾“读”和“感”,厘清关系 (一)明确“读后感”定义 1.圈划单元习作要求中的关键信息。 2.出示“读后感”定义。 (二)探究“读”和“感”的关系 1.把握关键信息——“读”和“感”。 “读”是言字旁,读的其实就是作品的语言;而“感”是心字底,表达的就是心中的感受。“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目的。 2.辨析“读”与“感”的误区。 叁依据原则选择素材 1.明确“三分读七分感”原则。 (1)三分读:言简意赅地叙述作品主要内容,阐明作品中心主旨。 (2)七分感: ①感一个人物。着眼人物的性格品质、行为举动、处事态度等,寻找到人物和自己身上的共通点。 ②感一处情节。由印象深刻的故事片段,联系生活实际,重拾记忆中的某一件事。 ③感一个句子。由句子启发思考一个深刻的道理。 2.抛出四大名著的“感点”。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战事纷争,群雄争霸,其中的一个个谋略更是让人为之叹服,深深佩服这群智慧之士的思维缜密。曹操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启发我在学习中要树立远大志向,要和智士能人们一样,思考问题要周全严谨,切勿马虎。(“感”人物、“感”句子)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缩影,其中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不可挽回,将各种人性善恶、喜怒哀乐尽收其中。其中宝玉虽贵为公子却毫无架子,善待下人的处事风格,触动我回忆起和同学发生矛盾时,针锋相对的样子,启发我应该学习宝玉这种宽容待人,尊重他人的品格。(“感”人物) 《水浒传》 《水浒传》中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位英雄被形势所迫,逼上梁山,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想要保护一方百姓的周全,真可谓时势造英雄。联系目前的疫情,现在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为守护祖国安全,一直抗击在一线。(“感”情节、“感”人物) 《西游记》 《西游记》中曾说“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这启发我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要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相信定会成功。(“感”情节、“感”句子) 肆借助范例学习写法 1.明确正副标题原则。 读后感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直接“读某本书有感”;第二种,标题由正副两级组成,正标题通常要紧扣主题,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范文讲评。 学生优秀习作展示 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