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换肤计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381.html

多年后回望,才发现那个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凭直觉,就发现了他身上本自具足的天赋:这是一个罕见的,一开始就建立了自身体系、格局和叙事角度的作者,他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鼓励。生活给了他磨炼,也赋予了他穿透文字表象的敏锐观察力。

周末荐书: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文/冯俊文

来源/许倬云说历史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年,偶然看到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拿到手第一印象: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大家伙”,他以一种“未被规训”的状态从天而降,文字粗粝却有着这个时代少有的通识意识和生命力,呈现出类似印度文明鱼龙混杂、神魔并列的“危险”气质。假以时日,把这些粗粝的外表打磨掉,如同鲍鱼壳的粗糙外皮被打磨干净后,内在本有的精致和华美方能显露。这味药,在中药里叫“石决明”,能平肝明目,让我们看这个世界更清晰。

多年后回望,才发现那个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凭直觉,就发现了他身上本自具足的天赋:这是一个罕见的,一开始就建立了自身体系、格局和叙事角度的作者,他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鼓励。生活给了他磨炼,也赋予了他穿透文字表象的敏锐观察力。再后来,和余世存老师、梅毅老师相熟以后,聊起来杜君立:余老师评价说他“有着当下少有的理想和激情”,梅老师也是建议他“每个章节展开写成一本书”。当年的我和梅老师有一样的期待,如今梦想成真,就是这套五卷本《历史的细节》。

于是,和他在微博上取得联系,做了一个电话采访。当时的杜君立还是一边写作,一边在建筑工地做包工头的生活状态。《历史的细节》是他的第二本书,三万稿费扣税、买书送人后所剩无几,不足以支撑基本生活。记得那是个早秋周末的午后,北京文慧园北路阳光温柔。因为编辑解玺璋老师的《梁启超传》,认识了时任《北京青年报》副刊部主任的陈徒手老师。在陈老师的鼓励下,经常给他们写书评。一方面能给自己或朋友的书做推广,也能挣点买书的稿费。这篇采访兼书评很快刊登出来,编辑命名为《细节拼接:“草根才子”的自由写作》。数年后老杜说:“这套书写完了,我觉得应该给你,因为你是最早给我写书评的人之一。”

和老杜真正见面,是在年10月22日。我刚从出版社辞职,准备离开北京开始下一段人生。当然,所谓的“下一段人生”也充满未知,只是隐约听到内心的声音:田园将芜,胡不归?老杜正蜗居在郑州的寓所,反复修改《现代的历程》书稿。当天抓拍了一张照片:他讲起多年来的写作思考,右手五指张开上扬,神情激越;背后墙上贴满旧报纸、旧杂志,波普风格的格瓦拉头像上写着——兄弟,革命就是生活。

这次见面,使我进一步确信了当初的判断——这是一个依靠自力不断成长更新的作者。《现代的历程》一旦出版,他的人生即将飞跃,从草根进入主流视野。我把这部稿子发给许倬云先生过目,老人家很喜欢,专门写了一篇序言评价说:“正因为他是一个关怀众生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专家,他能比专家们关心更大的问题。”只是许先生写完序言,居然忘了稿子是我传给他的。通过匹兹堡友人陈航,才又转回来。果然,年这本书出版后,入选“文津奖”推荐图书、腾讯华文好书“年度十佳”等众多榜单,广受各界好评,杜君立这个名字开始被更多人知道。遗憾的是书当时已经签出去了,我没有机会参与更多的编辑出版工作。年《新食货志》出版,我们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书的品相、设计,相较《现代的历程》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我参与得依然不多。所幸,他一直在写。想起刘慈欣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的两句话,堪称老杜这么多年专注物质生活史的写照: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直到这次新版的《历史的细节》,我们才真正有机会一起探讨,实现当初的判断和想法。老杜在前言里说“千金难买回头望”,“这十年时间,我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反反复复,实际上只写了《历史的细节》这一部书”。郭建龙也说:“由于增补了一倍的内容,这次的新版与旧版简直就是两本书”。其实,这么多年,我也曾在内心时常斟酌、掂量、畅想,这套书的封面、插图、文案、风格会是什么样子的,推出市场后会不会有人喜欢。就像做一场白日梦,哪怕作者交稿时间遥遥无期。

冯俊文(《历史的细节》出版人)

推荐阅读

百年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句经典言论

华为内部文章火了:无数人被困在内卷化的环境里无法自拔,令人痛心

清华教授:对安保的无节制投入,究竟是要防谁,要保护谁

资深外交官袁南生:愤青外交把中国害苦了

清明节

北大教授:现在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成垃圾处理

事态严重超预期,中国恐怕要做更坏打算

高层智囊预警中美关系最恶情形,至今写得最好的文章之一

易中天:什么亡我之心不死,我看是神经病

费孝通:为什么中国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

杨绛: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

邓小平逝世24周年

这个最伟大的俗人,将一手烂牌打得无比精彩!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对内不折腾,对外有谋略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不要相信人性,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让人性的阴暗无处发挥

马未都:人的一生,都是有命数的

施一公的呐喊: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

浙江前省长:马云急坏了,得到消息后就找到了我

北大精神科主治医师:抑郁症发病率20年增加倍,中国人怎么了?

这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百读不厌!多读多受益!

汤唯:我被封杀又如何?

池莉:老同学聚会,离婚者占三分之一

北大教授: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

吴敬琏痛批: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只为苍生说人话

请留下你指尖的敬意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分隔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