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小编将通过“百家姓”栏目带大家追溯中国姓氏根源,了解中国传奇人物。 程氏起源 程姓,得姓于西周时期,伯符是程姓的得姓始祖。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 程姓的主要起源有五。 一是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 二是以地名为姓。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 三是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据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 四是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五是出自其他民族。有不少民族和姓氏因汉化、政策等原因改姓为程姓。 历史名人(部分)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今唐山市)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 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在“江表之虎臣”中位列第一位。 程婴,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人,春秋时晋国著名的忠义之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 他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与公孙杵臼设计营救赵氏孤儿,报仇雪恨后自杀殉友。 程嘉燧(年~年),字孟阳,号松圆、偈庵,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 他是明代书画家、诗人,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著有《浪淘集》。 程伟元,江苏省苏州人,乾隆后期,在京花数年之功,搜罗《红楼梦》残稿遗篇,并邀友人高鹗共同承担“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的编务,三印《红楼梦》。 魏氏起源 魏姓,晋国六卿之一,是当代中国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 魏姓的主要起源有四。 一是源于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多年历史。 ▲得姓始祖——魏毕万 二是源于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 三是源于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拥立武王之异母弟嬴则(秦昭王),魏冉曾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南阳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这支魏姓有多年历史。 四是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古有氐族、满族、蒙古族等改汉姓为魏。 历史名人(部分) 魏文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姬姓,名斯,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惠王,汉族,姬姓,名罃。公元前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魏源(年4月23日~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